今天在微博@曉磊 處撿到一張圖,就是上面這張,大家已經看到了描寫的是什么。
該圖下面附有一句網友評論:人性是真惡......
有些人就是這樣,見不得別人好,看不了他人閑。
這種人在體制內也不算少數,他們有個特殊的“癖好”,喜歡讓下屬“沒苦硬吃”。
老宅以前就遇到過這號人。
老宅多年前有過省里機關幫忙的經歷,一個月的時間。按理說一個月不算長,但老宅自己卻感覺過去了一年。
講真,老宅在那個部門待了一天就后悔了,心想自己是真傻,好好在家待著不行嗎,非要來蹚渾水,這壓抑的工作氛圍怎是我消受得了的。
那是一個有著十幾個人的大處室,除了處長有單獨辦公室外,其余人全部集中在兩個被玻璃隔開的大辦公室內。由于是半透明環境,相鄰辦公室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當然了,從走廊也可通視整個辦公區域。
第一天,就給老宅整不會了。
下午6點,忙完了手頭工作準備下班回住處。剛一起身就發現氣氛不對,心想這都6點了,怎么大伙絲毫沒有下班的意思?
扭頭看看隔壁辦公室,同樣的狀態。老宅心有不解,這要在自己單位里,這個點不說辦公室沒人吧,那是真的早沒人了,接娃的、約酒的、打球的,早已奔赴人生第二賽場了。
可這個單位怎么是這樣的狀態?你要說她廢寢忘食吧,食指在手機上飛快劃動;他要是夙夜在公吧,正忙著清理某東購物車呢。
原來,處長還沒走。
帶著不解問了二次抽調的一個小兄弟,說是這位處長脾氣大,誰要是提前走被他發現了,第二天可能就會被不點名批評。
并且事后得知,即便是過了正常下班時間,只要處長還在辦公室,處里所有人都不會走,不管是六點半還是七點。
自此,老宅就過上了度日如年的生活,一個月的抽調像過去了一年。
其實不少單位都有這種喜歡沒苦硬吃,沒困難制造困難也要上的領導干部。他們的工作方式并不是推動工作高效運轉,而是把工作氛圍搞得壓抑僵硬。
在這種領導的心里,如果別人閑一點、快活一點,那就是“不務正業”,而自己身為領導的權威也隨之被削弱。
有些領導的心理,就是看不得下屬日子過得舒坦,于是,他們會通過各種形式、甚至是不合理的規則來限制和控制下屬。
比如加班文化、空耗時間的會議、繁瑣的報表,這些讓人疲憊的做法,不是因為真的有必要,而是為了彰顯“領導”的存在感和控制力。
舉個大多數文字工作者都遇到過的一種現象,比如給領導寫講話稿,前后修改了N遍,每遍領導都有不同要求,而最終成稿的還是第一稿。
有關“沒苦硬吃”的例子并不少見,這種邏輯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無效加班、無意義的留守。這種“內卷”式的管理,不僅損耗了下屬的精力和熱情,也浪費了組織的資源。
更糟糕的是,這種領導往往不關注實際工作成果,而是盯著誰表現得更“聽話”,工作的形式最到位。
這樣一來,原本有激情有想法的員工開始沉默、壓抑,變成了體制內的“螺絲釘”,日復一日地重復無意義的任務。這樣的領導,看起來是在維持“紀律”,實則是在扼殺創造力,限制單位的健康發展。
所以,歸根結底,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管理,不是靠“折磨”下屬來體現權威,而是要通過實際成效、合理管理來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領導如果只是靠“苦難管理”來樹立權威,最終只會讓真正的“能人”遠離,留下的是一群習慣了“裝忙”、滿足于“度日如年”的人。
好的領導,應該是懂得體恤下屬,關注實際成果的人,他們會讓下屬的努力得到尊重和認可,也會在下屬表現出色時給出表揚和鼓勵。
而不是每天想著怎么盯緊下屬,防止他們偷懶。真正的管理藝術,不是讓員工感到壓抑,而是讓大家有干勁、有成就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