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中國農學會農業文化遺產分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主辦,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德清縣珍珠行業協會、歐詩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八屆農業文化遺產會議”在世界珍珠養殖技術發源地浙江德清隆重開幕。
大會以“挖掘農業文化遺產價值,共繪都市鄉村嶄新畫卷”為主題。來自35家科研院所與高校、以及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技術人員等14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農學會農業文化遺產分會副主任委員劉天金主持,分會主任委員閔慶文致開幕詞,德清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丁燕英,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項目官員高靜雅、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首席專家曹海軍、中國農學會副秘書長莫廣剛、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對外合作處處長于伯華分別致辭。
在歐詩漫“珍珠爺爺”愛心基金研究生論壇高水平報告頒獎儀式上,中國農學會分會主任委員閔慶文和歐詩漫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珍珠爺爺”沈志榮共同為獲獎者進行頒獎。現場,沈志榮發表寄語,鼓勵年輕學者積極投身農業文化遺產事業。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農業博物館曹幸穗研究員回顧了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20周年歷程并提出下一階段展望;聯合國大學可持續性高等研究所客座研究員NAGATA Akira分享了日本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可持續保護與利用經驗;韓國農漁村遺產學會副主席PARK YOON-HO介紹了韓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浙江省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農業文化遺產(農耕文化)專家組組長方橋坤剖析了浙江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探索經驗;北京林業大學郭巍教授以太湖基塘系統為例探討了圩田人居體系;南京農業大學盧勇教授剖析了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農業韌性的時空演變及影響效應;德清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呂秋月提出了都市鄉村背景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德清實踐。
在專題論壇及分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及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25家科研院所與高校的33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農業文化遺產挖掘與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利用”“農業文化遺產多功能挖掘、評估與實現”“農業文化遺產可持續旅游發展”“濕地農業文化遺產助力都市鄉村建設”等議題,作學術報告并進行了交流分享。
會議期間,舉行了中國農學會農業文化遺產分會換屆會議,選舉產生了分會第三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委員、秘書長、副秘書長和分會黨的工作小組成員。本屆農業文化遺產大會為期三天,后續還將進行實地考察。(陳鳳玲 昕小顏 吳寶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