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大促,消費者們正在步入最后的買買買狂歡;營銷圈的雙11創意盤點,也在陸續上線。
一向占據主場優勢的天貓,今年依舊是營銷案例的貢獻主力。
單從今年天貓預售、開賣和最后狂歡的系列創意TVC就不難看出,其前沿創新力依舊在線。今年天貓雙11系列TVC以明星、主播和代言人為主角,又結合搞怪抽象、回憶殺等花式創意,持續釋放活動福利,不斷推高大促狂歡氛圍和群體消費情緒。
而這些溝通創意,不僅包含了天貓對于消費者需求、情緒的精準洞察和回應,甚至還貢獻了“回歸用戶體驗視角”的全新大促營銷進階思路。
接下來,007就展開聊一聊:
01
從消費者根本訴求出發
精準連發大促創意沖擊波
這屆雙11開啟時間再度前置。隨著戰線拉長,“如何在長周期營銷中持續吸引關注與流量”,成為平臺們的首要難題。
對此,天貓延續了往年策略,讓與消費者溝通的TVC與雙11活動節奏同頻,持續推高大促熱度。而最吸引007的還是——天貓根據不同階段的消費者心理訴求,進行了精細化、層層遞進地精準刺激。
1、搶奪首發聲量,建立首選認知
大促開啟預售初期,平臺想要奪取首發優勢,就需在消費者心智上建立“首選”認知。
李佳琦、羅永浩、林依輪和胡可四大主播,一舉打響預售聲量,還喊出了消費者關心的“真·福利”——百億紅包提前搶,官方正品折到底,預售早買早便宜,88VIP還可領大額消費券。
此外,他們的“主播”身份更易讓人自然聯想到“直播間福利”,再加上TVC中借助“倒打雨傘”的創意表達,將這場浪漫、豪氣的紅包“大雨”具象化。這就形成了天貓雙11的獨特記憶錨點“福利多、紅包大、正品保障、早買早便宜”。
天貓首發大促亮點和記憶點,點點都落到了消費者的心坎上。這么一來,廣大消費者對“雙11”的期待,也全都聚焦到了天貓平臺。
2、釋放福利細節,推進消費行動力
當雙11進入現貨火熱開搶,消費者急需貨比三家找到好貨、好價最優解時,天貓又從具體的“省錢場景”入手,推動消費者步入“期待-行動”鏈路。
前有天貓代言人易烊千璽化身“丘比特(雙11限定版)”,“一箭加購”家居、電子、化妝、日用、興趣消費等各類心愿好物,轉眼又變身“折紙手藝人”,讓消費者暢享萬千好物“折上折”。
“一箭加購”與“折紙折上折”玩轉諧音梗,配合“狂撒百億大額券,跨店滿減商品每滿300減50”等切實優惠,強化“省錢”認知,還順勢凸顯出天貓雙11體驗優勢:天貓雙11擁有大牌豐富供給。此外,“一鍵加購”的雙關既是“一鍵加購”,輕松消費;也是“一件加購”,主打一個福利低門檻和大優惠。
后又有閆妮佟掌柜上身,借著“打折折折、省省省錢、發發發紅包”一省到底的夸張表達,上演了一出搞笑回憶殺。
天貓雙11熱賣期繼續加碼的“淘寶百億補貼全網低價不只5折”等實惠亮點,也借助佟掌柜深入人心的摳門、精明人設,顯得更具可信度和吸引力。
不同于預售通過“紅包雨”為消費者構建“天貓雙11狂撒福利”的籠統認知,此時,天貓傳播的具體“省錢”玩法,形成了直接的消費帶動力。此外,代言人對于種種好物消費的折扣預演,也為廣大消費者建立起在不同消費領域的省錢聯想和代入感,推動預熱期積累的關注、期待變為行動。
還值得注意是,不管是預售還是現貨熱賣,天貓始終將“晚8點”的信息深植TVC中。 “滿減折扣紅包玩法+活動時間”,形成了更清晰的行動指引,更易觸發購買,并在長周期的雙11活動持續培養消費者們的參與習慣。
3、免單驚喜再加碼,掀起沖動消費狂歡
如果說預售、開賣持續釋放的大額福利,是為全平臺比價的理性消費者們準備的。那么雙11瘋狂48小時活動,則激活了最后的“沖動消費”狂歡。
劉敏濤魔性出演福利競拍官,在最后48小時“拍出”了超級加倍的限時福利,營造出了“雙11即將結束”的緊迫感,推動猶豫消費者下單。
千萬紅包雨、驚喜搶5折、88VIP大額券還不夠?那就不得不扔出花唄“萬元免單”王炸了。
感覺自己快頂不住的時候,買倆充氣公仔撐住;甲方太離譜?買個無線吉他彈首離離原上譜冷靜下。這些看似無厘頭的大腦洞下單,卻真實反映了當下年輕人的購物心態,不僅要買得夠省,更要買得開心——雙11狂歡不只為物質所需而消費,也可以為自己的情感、情緒、愛好、快樂任性下單一次,為精神、夢想世界的浪漫買單。
視頻最后“曬單求萬元免單”活動,更為這種情緒型消費再添一把火!
在天貓雙11最后48小時,大家不僅能以超低優惠下單好物,還可以帶上#天貓雙11瘋狂48小時#、#天貓雙11瘋狂曬單抽免單#話題發微博曬單,解鎖免單機會,花唄免單紅包至高可達49999元。
一向愛整活兒的消費者們,在巨額免單激勵下,把雙11推向到了全網一起玩樂搞抽象的徹底瘋狂!
有考研黨的精打細算,有新手媽媽不限量的愛,有追星人的小確幸,有關懷家人的暖心,也有好好愛自己的印記……一個個真實買家秀故事,組成了萬千大眾積極、美好、有愛的生活圖景。
事實上,不管是邀請主播、藝人創意對話,還是開啟曬單互動狂歡,每年大促溝通創意無論如何更迭,“省錢省心”始終是消費者核心訴求。
對此,早在今年618天貓就打響了“好品牌、好價格”的口號。到此次雙11,相同的大促思路還在延續——從打響首發聲量、首選認知,到推動購買、掀起最終狂歡,天貓不斷在活動福利上做“加法”。簡潔、便利的大促玩法、多券疊加和全品類大牌優惠福利,以及正品服務保證,更是貫穿活動始終。
可以說,不斷強化著好品牌、好價格心智,堅持讓大促重回“省心省力”初心的天貓,從一開始就在營銷溝通主題和內容上,穩穩拿捏住消費者的心。
在此基礎上,天貓又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和內容創造力,一方面整合主播、明星、代言人資源做創意,高調聚合消費者對雙11的天然關注;
另一方面又結合不同周期的消費需求,針對性地打造話題事件,持續激發全民參與天貓雙11的熱情,并不斷強化天貓平臺“官方正品折扣到底”“百億紅包無限驚喜”“萬千好物都能省”的優勢心智,讓“好品牌、好價格,盡在天貓雙11”的核心主張真正深入人心。
02
從消費者社交偏好出發
為雙11擴大傳播再加碼
雙11不僅是內容創意大賽,更是聲量搶奪戰。有競爭力的活動玩法,要穿透紛雜的營銷投放,并不容易。
對此,天貓在內容上回應根本需求之外,又在傳播上疊加了“撬動消費者社交傳播”buff。
首先,主播、明星構成的天貓TVC主角矩陣,廣泛覆蓋各圈層消費人群,足以形成合力。對抗碎片化傳播環境,迅速擴散雙11活動聲量。
更重要的是,這些TVC主角,本身又能成為話題焦點和二次傳播素材。
比如最近爆劇人氣加持的閆妮,不僅復刻佟掌柜,還在視頻中混搭了本體“微醺感”和方言口音,引得網友們爭相玩梗“美低狠”,“額低神啊”,花式開發“佟式摳門表情包”,將#閆妮說天貓雙11美低狠#推上熱搜。
而憑借“三分涼薄、四分不羈”的《紅色高跟鞋》一曲出圈的劉敏濤,更是帶著網友們一起瘋玩的抽象圣體。誰能拒絕和中年叛逆的劉敏濤一起精神大爆發?
可以看到,天貓并非純粹借勢明星聲量,而是深挖主角們的社交亮點,為網友們提供評論玩梗、二次傳播的素材。打造消費者愛看的內容,更要挖掘消費者愛玩的社交話題,才讓原本“平臺-消費者”的單向傳播TVC,變成了一場大型雙向互動。
更進一步來看,由明星帶動的“48小時免單”互動,在玩梗的同時,又何嘗不是一次借力消費者的種草狂歡。不論是免單誘惑還是社交種草力,都成為網友間的最強消費帶動力。
在這場注意力和聲量搶奪戰中,天貓的玩法也反映出品牌營銷傳播的統一趨勢:將消費者放置于傳播主體位置,讓原本作為營銷接受方的消費者,成為最強的傳播力。沿循趨勢的天貓,也在消費者的玩梗、曬單中不斷強化著品牌“會玩”標簽,以及作為消費者故事、美好情緒的承載者形象。
03
雙11溝通策略進階
回歸用戶體驗視角,才是有效大促營銷
最后,如果要總結今年天貓雙11的溝通策略,007認為最核心的就是:大促營銷從平臺“廣告”視角,向消費者“體驗”視角轉換。
面對理性消費浪潮,“低價”一度成為大促主旋律。但今年的天貓雙11更進一步,將單一“價格戰”,拉入了由“產品力、價格力、品牌力和營銷溝通力”構建的綜合“體驗戰”。天貓雙11媒體溝通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處端也表明,雙11不是一味卷低價,而更側重于“價格力”,即商品在價格帶的低價競爭力,商品質量以及商家服務的綜合實力。
脫離單一“價格戰”,堅守體驗升級路線,這就決定了天貓溝通角度,不再是強調“平臺超越同行的低價優勢”——不論是主播、藝人齊聚助陣,還是代言人創意溝通,天貓都始終站在消費者視角上,以豐富多樣的好品牌、大福利,展示全維升級的消費者體驗。
值得關注的是,在消費者視角上的體驗升級,天貓又并未僅聚焦于物質滿足。
《消費社會》曾指出,在商品經濟時代消費品兼具“符號價值”和“使用價值”。消費者購買的不止是一個用品、功能,更有附著在產品、服務上的價值和意義。再回顧天貓雙11,不論是推高消費狂歡氛圍,還是頻繁玩梗互動,都在帶來優質好物的同時,為消費者附加積極、歡樂的情緒價值。
今年雙11即將落幕,但消費者對于大促的需求進階永不止步。對此,天貓已然開了個“應需升級”的好頭——以價格力和品牌力,升級體驗;以內容力和共情力,附加情緒價值。當然,不只是天貓,平臺們只要把大促運營和營銷溝通視角,放回用戶身上,把玩法創新側重于體驗升級,相信已經走過十余年的雙11,還能講出更多新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