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醫學的迅速發展讓人類從一些疾病中解脫出來,獲得了治愈的手段。然而,現實中仍然有許多未解的醫學難題正困擾著無數的患者和家庭。在探索各類疾病的征程中,一些人展現出了格外的勇氣,尤其是當自身或者心愛之人患上無法治愈的疾病時,他們決定親自上陣尋找新的治療方式。
此前,或許你聽過一些有關他們的故事,比如為了改變遺傳性朊病毒病的必死命運,Sonia Vallabh和丈夫轉行讀博,為了拯救自己與更多患者而研究朊病毒病發病機制;計算機工程師Matt Might在自己的兒子患上罕見疾病后,設計了全新的AI系統,幫助兒子從海量醫學信息中尋找治療靶點。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故事主人公貝婭塔·哈拉西(Beata Halassy),她是一名不幸患上了癌癥的病毒學家。當貝婭塔已經嘗試過現有療法,卻無法有效清除腫瘤時,她決定自己動手,從病毒中尋找消滅腫瘤的方法。貝婭塔讓自己成為了試驗對象,她將經過設計的病毒注射到了腫瘤內與皮下。前不久,她在《疫苗》(Vaccines)期刊公布了研究成果,結果顯示這項治療策略成功幫助她阻止了腫瘤生長,并改善了腫瘤的惡性狀況。
▲貝婭塔是薩格勒布大學的一名病毒學家(圖片來源: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Virus Immunology and Vaccines, University of Zagreb)
癌癥來襲
2016年,貝婭塔首次確診患上了乳腺癌,同時樣本分析顯示是最兇險的三陰性乳腺癌。起初,貝婭塔選擇了常規的治療方式——乳房切除術和化療。不過,兩年后腫瘤卷土重來,并且癌細胞的侵襲性與之前相差無幾,貝婭塔不得不再次接受了切除手術。
這次手術仍然沒能阻擋癌癥復發的進程,2020年,貝婭塔的胸部已經能檢測到一個體積2立方厘米大的腫瘤硬塊。如果按照現有的治療方式,那么還是手術切除、化療與放療,然后再不安地等待腫瘤是否會再次出現。
這一次,貝婭塔不想再坐以待斃了,她想為自己做點什么。
圖片來源:123RF
用病毒來清除腫瘤
作為一名病毒學家,貝婭塔清楚地意識到利用病毒的溶瘤病毒療法(oncolytic virotherapy)能夠幫助清除癌細胞。盡管貝婭塔本身的研究方向并非溶瘤病毒療法,但她從過去的文獻記錄中看到了許多案例,例如一些注射了麻疹疫苗的淋巴瘤患者,腫瘤癥狀會有所改善,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一些注射了狂犬疫苗的宮頸癌患者身上。
目前,美國FDA僅批準了一款用于治療黑色素瘤的溶瘤病毒療法T-VEC,但這幫不上患有乳腺癌的貝婭塔,她需要自己尋找新的辦法。
▲溶瘤病毒(圖片來源:藥明康德內容團隊)
根據已有研究的分析,溶瘤病毒可以直接殺死部分癌細胞,從而釋放出一些腫瘤抗原刺激免疫系統反應,是一種一石二鳥的抗癌策略。但在挑選病毒時,需要選擇已經研究成熟且安全的病毒類型,防止病毒造成不必要的感染現象。
對于選擇和培養病毒這件事,貝婭塔就比較得心應手了,有兩種病毒納入了她的考慮范疇:一種是麻疹病毒,這種病毒通過改造已經應用在麻疹疫苗中,安全性很高;另一種病毒是水皰性口炎病毒(VSV),它的感染癥狀非常輕微,最多與感冒類似。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接下來貝婭塔要做出最關鍵的決定,給自己注射病毒。
親自上陣
貝婭塔在與薩格勒布大學研究者以及臨床醫生合作后,他們共同制定出了具體的方案。貝婭塔需要在下次手術切除之前完成多療程的溶瘤病毒干預,首先在3周的時間里,每間隔3-4天向腫瘤注射一次麻疹病毒,隨后則每隔一到兩周注射一次VSV,這一階段的溶瘤病毒干預時間在兩個月。在這之后,貝婭塔將視情況接受腫瘤切除術,然后繼續在手術位置附近的皮下注射麻疹病毒。
▲Vaccines雜志刊登了貝婭塔的研究成果
貝婭塔回憶了試驗剛開始的時候,病毒干預并沒有產生明顯效果,腫瘤反而顯得更大了。同事見狀建議她停止嘗試,并轉為使用常規的療法。但貝婭塔拒絕了,她認為病毒進入后腫瘤后會引起局部炎癥和免疫細胞聚集,因此腫瘤看起來才會變得更大。
事實證明她是對的,在后續堅持使用病毒治療后,腫瘤的體積開始逐漸減小。在一開始,腫瘤是一個體積約為2立方厘米的硬塊,而到手術前,腫瘤體積已經消退到0.93立方厘米,并且腫瘤的質地變得更軟,邊界更為清晰且平坦,更加適合手術切除了。
▲溶瘤病毒療法對貝婭塔的腫瘤有很好的效果(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切下來的腫瘤樣本顯示其中有著大量的淋巴細胞浸潤,與溶瘤病毒干預前相比提升了35%。貝婭塔表示自己沒有出現任何明顯的副作用,除了針頭注射帶來的疼痛感,以及VSV帶來的感冒癥狀,她覺得一切都很好。
不過在投遞研究結果的過程中,貝婭塔屢屢受阻,因為自體試驗仍然存在倫理道德的問題。一些期刊編輯認為刊登貝婭塔的成果可能會促使更多人在自己身上進行試驗,尤其是癌癥患者更有傾向自己嘗試這些方法。
為了避免這一問題,貝婭塔也在論文中強調了,在診斷癌癥后,用溶瘤病毒自我治療不應該成為首選方案。她認為自己是科學背景出身,能避免很多狀況,但普通人很難做到這一點。她目前在和同事繼續推進溶瘤病毒療法的研究,不過測試對象是動物。貝婭塔希望自己的自體試驗能推動相關療法的誕生,而不是讓其他人效仿自己,這也是她開展試驗的初衷之一。
參考資料:
[1] This scientist treated her own cancer with viruses she grew in the lab.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24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647-0
[2] Should You Be Able to Experiment on Your Own Cancer?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24 from https://unchartedterritories.tomaspueyo.com/p/should-you-be-able-to-experiment
[3] An Unconventional Case Study of Neoadjuvant Oncolytic Virotherapy for Recurrent Breast Cancer. Vaccines (2024). DOI: https://doi.org/10.3390/vaccines12090958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