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曾在在《沁園春·長沙》中說道:“恰同學(xué)少年,風(fēng)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熱情洋溢地回憶了青春年少時的神采飛揚。
所謂青春無敵。其實,即便是普通人也會有神采飛揚的青春時光。青春時期,精力旺盛,思想活躍,知識爆發(fā),常常充滿奇思妙想,甚至有一些不著邊際的夢想,頗有幾分無法抑制的傲氣。
李白自小讀遍經(jīng)史子集,十五歲便以詩詞名動一時,除此之外,他還拜劍圣裴旻為師,精練劍術(shù),可以說能文能武,文武全才。所有這些,足以造就他的一身傲氣和傲骨。
李邕,又是何許人也?據(jù)史載,李邕也是唐朝的一位豪俠名士,少年成名,時任渝州太守,同時還是書法大家,與宰相李適之交好,為人豪爽,也經(jīng)常對年輕一代有所提攜。
那年,李白不到二十歲,尚未出蜀,當(dāng)他在渝州謁見李邕時,因為不拘俗禮,且談?wù)撻g高談闊論,使李邕不悅,對他十分冷淡。李白在臨別時寫下一首《上李邕》。詩作原文如下: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這首詩的大意是:
大鵬總有一日能夠乘風(fēng)而起,到了那個時候,它會憑借風(fēng)力,扶搖直上九萬里云霄之外。
即使待到風(fēng)停歇下來,不借助風(fēng)的力量,以它自己的力量,也能將滄溟之水一簸而干。
世人常常見我好發(fā)奇談怪論,聽了我的豪言壯語都冷笑不已,紛紛表示不屑。
我記得孔圣人還說過:“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輕視少年人啊。
李白這首《上李邕》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七言古詩。
整首詩開篇以大鵬自比,以極其夸張的手法,寥寥數(shù)筆,就勾劃出一個鵬程萬里、力簸滄海的大鵬形象——也是年輕詩人自己的形象,展示了自己心中充滿的浪漫幻想和宏偉抱負。
然后,筆鋒一轉(zhuǎn),側(cè)重寫對李邕怠慢態(tài)度的回答:當(dāng)時的凡夫俗子,顯然也包括李邕在內(nèi),都對自己不同凡響的言論不理解,甚至被當(dāng)做“大言”來恥笑。
最后,抬出圣人識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譏,既是揄揶,又是諷刺,也是對李邕輕慢態(tài)度的回敬,態(tài)度相當(dāng)桀驁,顯示出少年銳氣。
全詩語氣直率,語言辛辣;用詞凝練,簡潔明快;自然流暢,一氣呵成;慷慨激昂,氣勢豪邁;托物言志,酣暢淋漓。
突出特點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畫與頌揚,形象鮮明地表達出自己的凌云壯志,以及對李邕瞧不起年輕人的態(tài)度的不滿,體現(xiàn)了自己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負、不怕流俗的精神。
篇末,借李白這首詩寄語時下的年輕人。青少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充滿無限希望,千萬不要被外界的冷言冷語所干擾,而應(yīng)該像李白一樣保持自信,堅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