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秋,成都市第一家農村信用合作社在四川金堂縣大同鄉成立,在這一間小屋,兩名員工與三尺柜臺之下,成都的銀行業也開始了自己的發展之路。
1996年,隨著農村信用合作社與農業銀行全面脫離隸屬關系,我國的農村金融系統也迎來了巨大的改革,2010年,成都第一家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成為了西部首家副省級農商行——成都農商行。
但自成立以來,成都農商行的成長路徑可謂是一波三折,在經歷股東變更、回歸國有法人后,成都金融、國資等主管部門乃至成都高層方面,皆對成都農商行穩健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與厚望。
2022年末成都農商行更是向IPO發起沖擊,在其2021年財報中提及了其戰略目標:“一年強本固基、三年達到上市條件、五年破萬億”。
今年5月17日,成都農商行發布公告,官宣原行長徐登義調任成都銀行后年僅44歲的“80后”王忠欽將由副行長升任至行長。IPO的重擔自然也落到了年輕的少帥王忠欽肩上。
罰單不斷,內控失衡
6月,成都農商行因一口氣收到11張罰單引發市場關注。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總局四川監管局所披露的情況來看,此次成都農商行涉及的11張罰單重,7張罰單與成都農商行任職的高管相關,合計罰款金額達40.5萬元;4張罰單與成都農商行以及旗下的支行有關,合計罰款金額總計高達360萬元。
此次被罰的違規行為涉及多個業務領域,包括對公貸款審查不盡職、貸后管理不到位、個貸管理不到位、房地產開發項目和固定資產項目資本金審查嚴重失職等。
7月2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四川監管局一連披露了多張與成都農商行相關的監管罰單。罰單顯示,成都農商行及其三家支行一共被罰款360萬元,另有7名相關責任人因對違規事實負責,合計被罰款40.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1年末,成都農商行便因涉六項違法違規事實,成都農商行被四川銀保監局罰款1100萬元。
六項違法違規事實包括:股權變更未經行政許可;未審慎審查,接受不具備入股條件的受讓人作為股東;違規開展重大關聯交易并違法實施授信;違規開展非標業務;未提供或及時提供檢查資料,阻礙監管機構檢查監督;內部控制失效。
而在這些罰單中,牽扯到多位該行已離職的高管,包括該行原董事長陳萍、原副行長劉津、原董事會秘書瞿雋彥、原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李林坤等。
頻頻吃到巨額罰單,也反映出成都農商行在內控管理方面存在明顯漏洞,作為全國第五大農商行,截止到2023年末,成都農商行的資產規模已達8332.72億元,但內控管理水平似乎未能與之匹配。
成都農商行的上市輔導機構中信證券也在輔導進展報告中指出了該行現存的五大問題:行政處罰、資產的權屬瑕疵、未處置抵押資產、未決法律糾紛、內部控制體系。
巧合的是,在這份報告中,中信證券不僅公開表示出成都農商行在內部控制體系存在的問題,更是表示:截至本輔導期末,暫未發現發行人及其子公司近3年存在重大違法違規情形,后續將持續關注成都農商行的合法合規經營情況,督促該行對已受新增的處罰事項及時完成整改。
盡管違規不一定發生在近兩年,但也不能因此反證成都農商行在這兩年里內控合規性較高。畢竟2023年該行收到的三張罰單里,違規行為就包括“未落實合同面簽制度,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擅自建設案”等明顯不遵照規章制度行事的情形。
此外,成都農商行主發起的各地中成村鎮銀行,開年以來也已經陸續收到了5張罰單,最新的一張披露于7月4日。重視內控管理,提升業務合規水平或許應該成為成都農商行的當務之急。
收入單一,轉型提速
除了內控合規問題,成都農商行的業務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
根據其2023年財報顯示,成都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173.33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57.94億元,分別同比增加11.61%、12.13%,截至年末資產總額也達到了8332.72億元,成功突破8000億元。
然而數據顯示,成都農商行的業績增長高度依賴利息收入,2023年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的82%,而以投資收益、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主的非利息凈收入占比僅為18%。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農商行凈利潤之所以能在2023年實現超10%的增長,主要是通過減少計提信用減值損失來實現的,要知道去年其營業支出端中所占“大頭”的業務管理費是在急劇增長,同比飆升29.69%至58.22億元,費用率高達33.59%。
而彼時信用減值損失卻同比縮減了9.43%至46.66億元。換言之,在業務管理費居高不下且無法得到壓降的形勢下,而成都農商行也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使其最終凈利潤看起來更加“好看”。
在資產質量方面,成都農商行撥備覆蓋率在2018年末降至174.29%后,近幾年撥備水平持續提升,截至2023年末,其撥備覆蓋率增至354.37%,同比上升了69個百分點。不過,該行不良貸款率卻直到2021年末才有所下降,2022年至2023年分別降至1.48%、1.2%。
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單一依賴利差收入的發展模式難以持續。成都農商行亟需加快業務轉型,拓展中間業務收入來源,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但在激烈的區域競爭環境中,成都農商行的存貸款市場占有率并不突出,如何在轉型過程中提升市場份額、增強核心競爭力,將是其面臨的重要課題。
作為一家坐落在成都的市屬國企屬性的農村商業銀行,成都農商行具備較為突出的地域優勢。近兩年,成都市推進產業結構升級,經濟增速也有所回升,這無疑給成都農商行的發展帶來了很大機遇。
資產已突破8000億大關的成都農商行現今穩坐全國第五大農商行的寶座,未來,如何加強內控,加快IPO的腳步成為了“80后”行長王忠欽的重要之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