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一根竹竿,左邊掛著一只鱉,右邊掛著幾條魚,街頭巷尾,這樣的場景,近日在全國多地出現,叫賣的人自稱販賣的是“野生鱉”,“買回去放生或者燉湯都可以”。
7月24日,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室副主任,“龜鱉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首席李偉。她告訴記者,經專家鑒定,這些所謂的“野生鱉”大多是佛羅里達鱉,屬于外來入侵物種,既不適合食用更不能隨意放生。
網友分享的“佛羅里達鱉”
成都街頭現叫賣 “野生鱉”
24日上午,看到網友們發的“野生鱉”的事情,成都市民朱先生告訴記者,在前不久,他就在成都文殊院附近,看到過一個男子,坐在街邊疑似販賣“野生鱉”。
“我當時沒好意思上去問,看到他在休息,但是一根竿子上,掛著一只鱉。”朱先生說,他看到的鱉通體和市面上銷售的甲魚和烏龜有所不同,那只鱉被紅繩掛著,吊在竹竿上,看上去是活的。
市民朱先生在文殊院地鐵站附近發現的賣鱉男子
朱先生告訴記者,此前他曾在成都錦江邊上,看到過類似的叫賣鱉的場景:一根竹竿左邊掛著鱉,右邊掛著幾條魚,“網上也有人分享,說是叫賣的人自稱野生剛剛抓到的,但是實際上可能是附近市場買的,就為了賺個差價。”
無獨有偶,在網絡平臺搜索關鍵詞,就會發現很多網友分享的街頭偶遇“賣鱉”的場景。有網友稱,賣鱉的人往往看起來十分普通,但總是用熟練的口吻,向路人介紹他的鱉是如何的珍貴、如何的好吃,如何的滋補,“他們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和貪小便宜的心理,以低價出售一些質量堪憂的鱉,甚至有些鱉可能還是經過特殊處理的,對人體有害。”
網友分享的“佛羅里達鱉”
還有網友認為,這些所謂的鱉要么質量不佳,要么價格遠高于市場價,甚至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提醒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推銷,更不要貪圖小便宜,避免上當受騙。”
專家提醒:“野生鱉”不建議食用更不能放生
如何識別佛羅里達鱉?它又有哪些危害?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室副主任李偉告訴記者,通過外形觀察,她認為這些所謂的“野生鱉”屬于佛羅里達鱉,又稱珍珠鱉。
而珍珠鱉并非我國本土物種,屬于引進種,人工養殖的主要目的是食用和觀賞等。如果是野外捕獲的珍珠鱉,很可能是人為放生或養殖逃逸的,存在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不建議食用。人為放生或養殖逃逸的珍珠鱉,存在生態安全隱患,可影響當地生態系統。
網友分享的“佛羅里達鱉”
記者了解到,佛羅里達鱉(又稱珍珠鱉、美國山瑞鱉),扁橢圓形,體表光滑;頭中等大;四肢肥壯,各有5趾,內側3趾有爪,蹼發達;尾巴長。頭部具淺黃色或灰色斑紋;背甲灰綠色,有分散的彌漫性圓形斑塊,前端、后緣有眾多點狀疣粒,裙邊寬薄;腹部白色或粉紅色,邊緣有淺色彌漫性斑。佛羅里達鱉原產美國以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和魚蝦等為食適應能力極強成長速度飛快在我國野外基本沒有天敵。
網友分享的賣鱉場景
對于普通群眾來說,遇到“佛羅里達鱉”,首先要注意人身安全,防止被咬傷;其次,鱉類有很多物種,多數本土鱉類屬于保護動物,普通群眾無法通過外觀辨別,盡量不要捕撈野生鱉類;最后,建議大家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野生”,盡量食用安全、營養的人工養殖水產品。
重慶雙胞胎學霸,哥哥上清華,弟弟讀北大
高鐵一次性座椅套賣爆,12306回應
40歲黃軒曬肌肉照,體重僅60.6公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