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策
執筆 述策團隊
今天中國面臨的統一事業和當年美國面臨的統一問題不無相似之處。當年,美國一方面也面臨南方的分裂,而且分裂勢力強大;另一方面還要面對外部勢力干預的風險,而且這個外部勢力包括當時世界第一強國英國。對此,時任美國總統林肯沒有膽怯和退卻,他表示:“分裂之家無可持存。”西部戰區司令謝爾曼更是直截了當:“如果人們覺得我殘酷和殘忍的話,我就會告訴他們,戰爭就是戰爭,它的目的不是要博得人們的好感,戰爭就是地獄。如果你們想停止這一切,想要和平的話,你們和你們的親人就應該放下武器停止這場戰爭。我們一定要摧毀和清除一切障礙,只要我們認為有必要,就殺死每一個人,奪走每一寸土地,沒收每一件財物。一句話,無情地摧毀我們見到的一切東西。”最終,美國通過軟硬兼施的外交努力避免了英國等國的干預,同時憑借比南方更強的實力打敗了南方的分裂勢力。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充分顯示了堅決維護統一的決心和能力,使后來仍企圖“分家”的州看到分裂會付出絕大代價而且不可能實現,從而再無分裂之舉。如果沒有當年這場為期4年之久的統一之戰,現在的北美洲將會是兩個美國,一個北美國,一個南美國……
粟裕與濟南戰役
當年,英國曾試圖干預美國的統一事業,美國對此非常惱恨。時過境遷,如今的美國又在扮演當年的英國,活成了當初自己惱恨的對象,千方百計阻止中國實現完全統一。新中國成立至今75年了,正是由于美國百般作梗阻撓,臺灣至今未能回到祖國的懷抱。近幾年,美國聯合一幫小弟成功干預俄烏沖突,似乎又鼓勵了其在臺灣問題上的干預立場。
那么,美軍與臺灣到底“勾連”到什么程度了?若臺海戰事爆發,美國到底敢不敢、會不會、能不能干預?
2024年5月28日,拜登在白宮接受《時代》雜志華盛頓分社采訪。當被問及臺灣“被入侵”情況下部署美國軍隊的可能性時,拜登表示“不排除使用美國軍事力量”,但“部署地面、空中和海軍力量等之間存在區別”。2024年7月,特朗普接受“彭博商務周刊”采訪,就協防臺灣問題稱:“臺灣應該向我們支付防務費用……我們和保險公司沒什么不同。”與拜登相比,特朗普在臺灣問題的立場上似乎有所變化,主要是“商人治國”思維,想通過臺灣這顆棋子攫取更多經濟利益。當然了,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宮后,其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可能會有變化,或比拜登更加強硬和露骨。2024年10月,現任美國印太戰區司令帕帕羅接受“華盛頓時報”采訪,當被問到如何應對大陸對臺灣可能的攻擊時,他強調,威懾和勸阻大陸攻臺是美國印太司令部的頭等優先任務,防止大陸進攻的軍事戰略被稱為“地獄景觀”,其核心思路是使用大量低成本無人裝備,打擊或干擾解放軍,防止大陸迅速占領臺灣。
未來如果發生臺海戰爭,美軍會不會直接介入干預?從近年美方(包括總統、國防部長、國會、印太戰區司令等)的表態看,有時十分強硬有時有所軟化,總之給人的感覺是美國會干預,但具體怎么干預和干預到什么程度不確定。不把話說死,這也是美國給自己未來決策留下余地和空間。
《孫子兵法》云:“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解決臺灣問題,無論美國最后會不會干預,我們都要做最壞的打算——美國不僅干預,還拉著一幫盟友集體干預,速決戰被拖入持久戰。對此,當年解放戰爭中的濟南戰役是一個可供參考的戰例。作為濟南戰役的總指揮,粟裕麾下有32萬人馬,但面臨兩個任務——既要攻克濟南,又要防備徐州之敵出援,后者實力更強(濟南守軍10萬人,徐州之敵17萬人)。粟裕是這樣分配兵力的:14萬人(占總兵力的44%)用于進攻濟南,18萬人(占總兵力的56%)用于阻援——阻截徐州出援之敵。阻援兵力不僅更多,而且由粟裕親自指揮,可見他對阻援的重視。結果,徐州之敵擔心落入粟裕布下的陷阱,壓根兒沒敢動。如果僅從結果看,粟裕麾下近6成的兵力實際上都沒派上用場,似乎失算了,但實際上,他安排56%的總兵力阻援是非常必要的——正是這支強大的阻援兵力對徐州之敵形成了強大的震懾,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試想,如果粟裕把全部兵力都投入到進攻濟南而不做阻援防備(或阻援兵力不足),徐州之敵就可能出援,與濟南之敵里應外合,反而會對華東野戰軍形成內外夾擊,使粟裕腹背受敵,陷入危險之中。
粟裕與濟南戰役
美國很強大,臺灣很頑固,二者勾連確實增加了解決臺灣問題的難度。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于我有利對敵不利的因素,比如直接對手有生力量不足,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干預方式大概率還是提供武器裝備、人員訓練、情報共享、甚至遠程指揮,但對親自下場直接參戰會非常慎重。這就意味著主要靠“臺軍”自己,而臺軍數量有限,加上預備役估計也撐不了太久……美國在一種情況下會堅決還擊——本土遭到打擊或美國人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傷亡,其他情況下則會權衡利弊得失,不會輕易出手和親自下場。山姆大叔不會為了其他人拼命,只會利用其他人獲利。俄烏沖突爆發之初,美國并未決定介入,后來看到俄軍表現拉胯而烏軍頂住了,這才打算介入,而且介入也不是為了其所謂的正義,而是因為有利可圖——既可借機削弱俄羅斯,又能獲取經濟利益,一舉兩得。我們要做的是懷抱堅定決心、做好充分準備、尋找最佳時機,一擊必成,讓美軍沒有時間干預、沒有膽量介入;即使其嘗試直接軍事介入,我們也有能力阻止。
無論美國會不會直接介入臺海戰爭,但其對臺灣的軍事支援一直在進行。為了對美臺的軍事勾連情況進行摸底,“述策”團隊策劃完成了課題項目《美臺軍事關系評估報告》,共約8萬字(在2023年版的基礎上,根據2024年美臺軍事關系的新情況增了約1萬字),從5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評估,依次是:一、美國政界和軍界對美臺軍事關系的表述;二、美國會操弄臺灣議題的主要動作;三、美國與臺灣的軍事與安全合作情況;四、美臺軍事關系的動向與趨勢;五、對策建議。最后,由于美國成功干預俄烏沖突,并可能將有關經驗復制到干預臺海沖突,“述策”團隊專門精選了美方有關這個主題的12份報告,并列出了報告的出臺方、出臺時間、主要內容,作為本報告的附錄,以資參考。
下面是《美臺軍事關系評估報告》的目錄——
目錄1
目錄2
目錄3
目錄4
目錄5
為了深化這方面的研究,“述策”公眾號還將于后天(22日星期五)繼續推出另一份剛出爐的報告《近十年來美國對臺軍售研究(2014-2024年)》(約4萬字),敬請關注。
“述策”團隊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出版《這才是美軍》《兵道》《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從軍約20年,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退役后立“述策”團隊,專門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