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日益壯大的今天,電池壽命問題始終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最近,中汽試煉場發布的一份新能源汽車電池健康度評估測試報告,再次將這一問題推向風口浪尖。報告顯示,在行駛10萬公里后,增程車型與純電動車型的電池健康度存在顯著差異,引發了業界和消費者的廣泛討論。
報告選取了兩款熱門車型進行對比:2019款特斯拉Model 3(參數丨圖片)和2020款理想ONE。經過檢測,Model 3在行駛11.6萬公里后,電池健康度依然保持在89.3%,表現相當出色。而理想ONE在行駛10.3萬公里后,電池健康度僅為75.6%,這一數據明顯低于Model 3,也低于消費者的普遍預期。
電池健康度的差異,不僅與車型有關,更與電池品牌和日常使用工況密切相關。特斯拉作為電動汽車行業的領頭羊,其電池技術一直走在前列,這也是其電池健康度表現優異的重要原因。而增程車型,如理想ONE,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續航焦慮,但電池衰減問題卻更為突出。
那么,為什么增程車型的電池衰減會更快呢?
這主要與其工作原理有關。增程車型在行駛過程中,電池需要頻繁地進行充放電操作,這無疑會加速電池的衰減。而純電動車型,由于電池使用更為穩定,因此電池健康度表現更佳。
此外,動力電池作為化學產品,其最佳充放溫度要求在35℃以下。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很難保證電池始終處于這一理想溫度范圍內。尤其是快充時,溫度的劇烈變化會對電芯化學元素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進一步加速電池的衰減。
面對電池壽命問題,消費者往往感到無奈和焦慮。一方面,電池質保期限普遍較短,遠低于汽車設計使用壽命;另一方面,電池維修或更換費用高昂,動輒數十萬,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因此,如何實現“車電同壽”,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行業內正在探索多種解決方案。延長電池質保期限,盡可能長時間保障消費者權益;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技術手段加速長壽命電池的研發進程;以及車電分離路徑的嘗試,為消費者提供另一種選擇。然而,這些方案都還處于起步階段,距離真正實現“車電同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能源汽車電池壽命問題是一個復雜而棘手的問題。雖然增程車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續航焦慮,但在電池健康度方面卻表現不佳。想要真正實現“車電同壽”,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