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期有點特殊的耳邊開箱,我們第一次通過視頻的形式,和大家分享耳邊事12年的發展歷史。
視頻時間軸
開場白
32秒-5分08秒
客觀體驗
5分09秒-9分26秒
耳邊事的故事開始于2013年,在那個國內便攜HiFi剛剛興起,論壇人氣也比較旺盛的年代,我們的創始人依稀和蓋梁共同創立了百度國磚吧。當年我們這一大群發燒友因為HiFi這個共同愛好而聚在一起。雖然大家分別來自五湖四海,但天天都在網上聊得相當投機,出去旅游還時不時互相串個門,也熱衷于在貼吧里分享自己的器材使用體驗和喜歡的音樂。
到了2016、2017年左右,雖然貼吧逐漸走過了黃金期,但是我們這群小伙伴還是留了下來,為了讓大家今后依然能有一個平臺,承載住這份情誼并一直維系下去,我們合力將交流平臺從小小的貼吧擴展到了微博、微信、B站等等,我們這個燒友團體也從國磚吧更名為“耳邊事”,正式轉型為一個HiFi媒體組織,常年在各大平臺分享我們把玩器材的心得,并組織了形式豐富的各類活動。
在線上,我們舉辦過不少器材巡回試聽、音樂賞析等體驗分享活動;在線下,我們曾經組織同事前往香港、東京、新加坡等亞洲各大城市,分享世界HiFi領域的前沿熱點。我們還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杭州等城市組織過近百場線下燒友聚會,不少在網絡上和我們交流多年的燒友,最終都在線下聚會和我們實現了面對面的交流。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們在新加坡參加CanJam的時候,有一位馬來西亞的燒友專門坐大巴趕過來,就為了和我們見一面,當時是真的很感動。
12年來,通過耳邊事這個平臺,我們結識了海內外數以萬計的燒友。我自己已經從朝氣蓬勃的大學生成為了被磨平棱角的職場人,很多跟著我們從貼吧一路玩過來的燒友,也從青澀的學生時代進入了為人父母的階段。有的人已經不再燒耳機,有的人已經進階到了音響系統,但不管大家處于哪個階段,是否退燒,我們依然因為這段共同的回憶而保持著聯系。
從幾年前開始,就不止一次有燒友提過,手表吧當年做過一個吧表,鍵盤吧也做了自己的定制鍵盤,咱們耳邊事有沒有機會設計一款自己的耳機,給老朋友們留個念想,紀念這一段特殊的緣分呢?這也是耳邊之選這樣一個項目的由來,我們希望找到市面上最優質的品牌合作伙伴,和他們共同開發一些經過仔細甄選和深度定制的產品,分享給大家。
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對于ES這款打頭陣的聯名產品,我們花了很多的心思去進行前期籌備。我們斥資六位數打造的全新VI體系,也是首次被用在耳機產品上面。小公舉在視頻中穿的襯衫,用的就是和我們VI色一模一樣的綠色。
當初我們之所以選擇了綠色作為耳邊事的VI色,是因為綠色所代表的,是在黃和藍中間取得的一種平衡。如果黃色的比例過重就會顯得浮躁,藍色占比過高又會太過深沉,其實,HiFi器材的研發,乃至世界上很多事物的最終追求,也是這樣一種平衡之道。但也正是這樣的一個綠色,讓我們掉進了無底深坑。當時我們選了3000多塊料子依然沒找到理想的顏色,最終不得不單獨開缸染了1000米布料。并且,所有紐扣的樣式,用的縫線的顏色等等各種細節,也都是花了大量時間去一樣一樣敲定下來的。
本來我們覺得做衣服已經很難了,但其實和這個比起來,做耳機才是真正的地獄級難度。幸運的是,我們最終找到了DITA這個非常給力的合作伙伴,雙方一起耗時400多天才最終打造出了這款售價1580的DITA ES,這也是HiFi圈歷史上首款由中國媒體主導、“從無到有”的國際聯名耳機產品。
開箱體驗
眾所周知,DITA的母公司Packagers Pte. Ltd是新加坡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的資深包裝制造企業,而且ES作為耳邊之選的第一款作品,對我們雙方都有著特殊的意義,所以盡管這是一款偏入門的產品,但我們在包裝這塊是費了不少心思的。
大家可以看到,ES的包裝盒用的就是耳邊事專屬的綠+金VI色,上面印的是耳邊事和DITA的LOGO。為了更好地配合整體的視覺效果,我們沒有直接采用耳邊事的LOGO,而是請DITA的美術大師為ES精心繪制了這個獨立產品LOGO,觀感更加圓融且充滿活力。
抽出紙殼之后,里面的盒子是細膩的絨布質感,采用黑底金LOGO的設計。盒子里面這張中英文雙語的感謝卡,是耳邊事創始人依稀和DITA創始人Danny給ES的兩段寄語。旁邊這個帶獨立編號的金色銘牌就是ES的保修卡,我們在這張卡片上用激光鐫刻了每一條耳機的獨立編號——在產品還沒有上市的時候,比較好的號碼就已經被大家預定出去近100號了。另外,為了方便大家隨身攜帶,我們給ES配了一款半硬質結構的羊皮絨收納包。
當然,比起包裝盒,其實定制難度最大的還是耳機本身。這里就要給大家科普一下,為什么市面上大多數金屬腔體的耳機,哪怕到了萬元級,選用的都是黑色或者金屬本身的顏色呢?歸根到底是因為色差,或者直白一點說,是色差導致的成本上升。金屬染色的過程本就非常容易出現色差,甚至哪怕是同一批次也很難完全保證顏色的一致性,這就會大大增加耳機單元的配對難度。比如ES的每邊腔體是由兩部分組成,這就意味著選色的時候要保證4個配件的顏色一致,配對的過程是相當費時的。腔體上的金色LOGO是通過CNC精雕后再進行手工涂色,有著比較強的立體感。
在之前的展會上就有朋友問到,為什么我們會將一款千元檔的耳機設計為成本很高的曲線造型,而且還做成了雙峰式曲線,加工難度這么大,多少有點跟自己過不去。其實我們當時也是糾結了很久,這個“雙峰”造型雖然不好做,但對我們來說有著極其特殊的含義。在我們心目中,HiFi一直都是一個科學與審美,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一種個性化的表達,而不是冷冰冰的數碼產品。這個雙峰的設計,代表的就是“科學”與“審美”的二元性,也象征著DITA與耳邊事兩個品牌的珠聯璧合。除此之外,圓潤的曲線還能讓耳機的佩戴更加貼合耳廓,提升舒適度,所以ES的佩戴體驗也是很出色的。
另外,ES客觀部分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它的線材和配件。為了保證視覺效果的統一,我們將耳機的線材、分線器乃至轉接環處的五金都進行了深度定制,做成了墨綠色,注塑件則是和墨綠接近但又有一定差異性的透黑。
為了方便大家日常出街聆聽,ES的原配線材外面包裹的是DITA全新研發的防纏繞TPE外皮,強度高,又有著防纏繞的特性,不管怎么蹂躪都不會打結。同時,我們給它標配了DITA原創、和旗艦耳塞Perpetua同款的Awesome Plug V2可替換插頭系統,并且搭配一個Type-C解碼耳放。這個小尾巴的聲音是針對ES的風格進行調校的,聲音素質高,而且風格比較溫暖鮮活,流行味兒很足。說實話,在一個千元價位的產品里附贈一個這么高配置的小尾巴,這種做法在以往的HiFi圈是絕無僅有,甚至可以說是倒反天罡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點像是買小尾巴送耳機,而不是買耳機送小尾巴了~
ES開箱的上半部分到這里就結束了。雖然這款耳機的售價可能遠低于很多燒友的主力器材,但我們還是盡力在有限的預算內將各種細節打磨到位,并且加入了很多與耳邊事相關的小彩蛋。我們希望,每一位拿到這款耳機的朋友,在開箱的過程中都能感受到這份心意。在下期“耳邊開箱”里,我們還會給大家仔細解讀一下這款耳機的聲音表現,敬請大家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