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見到汪老師了。”近日,杭州市筧橋中學的同學們一直打聽著汪嘉明老師去了哪里。汪嘉明是學校一名“00后”體育老師,剛入職不久的他一下子就請了15天假,校領導卻爽快地表示:“沒問題!全力支持!”,這還要從今年9月底的一個電話說起。
“你好,有一名3歲血液病患兒與你配型成功,你是否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當時,汪嘉明接到了一個來自上城區紅十字會的電話。原來一年前,還是大學生的汪嘉明在參加無償獻血時,了解到有關造血干細胞捐獻救人的知識,便決定加入中華骨髓庫,并順利成為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的一員,同時也開啟了與中華骨髓庫的“生命之約”。
回想起曾經的約定,汪嘉明沒有一絲猶豫,當即表示:“我愿意!”汪嘉明說,榮幸之余,他也有些顧慮。因為剛加入教師隊伍,需要處理的事情比較多,在這關鍵時期請假,學校會不會同意?
聽完汪老師的請求,學校書記朝他豎起了大拇指,并說道:“這是好事,你是在救人,學校一定支持!假期我給你批準了,要是還有其他困難,你就告訴我,我來幫忙解決。”同組的體育老師們聽說汪老師擔心自己請假后會影響學生正常上課,拍拍胸脯對他說,“你放心去救人,課我們替你上!”
11月19日上午,經過4個多小時的采集,汪嘉明捐獻了221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這份“生命的禮物”很快被送到外地,移植到那位患兒體內。
掛念汪老師的孩子們雖然不能到醫院去看望,但通過視頻電話向汪老師表達了關心并送上敬佩的掌聲。家長們也紛紛為他點贊,一位學生家長說:“這是真正的言傳身教,很現實生動的一課!”
捐獻結束后,汪嘉明收到了受捐患兒家人的信。信中說,自從孩子被確認為白血病,一家人就開始了艱難的求醫之路,這一路充滿了艱難和痛苦,“正是您的無私和奉獻,重啟了女兒的人生之路,挽救了我們一家……”
看到這里,汪嘉明顯得非常激動。“我希望患兒能夠早日康復,到了上學的年齡,能夠像別的孩子一樣進入課堂。”汪嘉明說,作為體育專業的學生他非常崇拜為國爭光的專業運動員,雖然沒能在賽場上爭金奪銀,但這次能夠站上愛心的領獎臺也非常開心,也希望這次愛心行動能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