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外婆
抵達聲音世界
3段路程
8個月的時間
小雨和外婆橫跨的
不僅是三個城市之間的遼闊千里
更是從靜默到靈動的
聲音世界
01
愛的分貝
從貴州大山到華北平原
△外婆接受采訪畫面
小雨剛剛出生的時候一切健康,“高興,這是我們家的第一個孫輩,從小就是我帶,自然全家人都疼得不得了。”外婆說。快3歲的時候,小雨還不會說話,農村向來有“貴人語遲”的說法,再加上小雨自出生起新生兒體檢就一路亮綠燈,家里自然沒有人會聯想到小雨會出現聽力方面的障礙。這時,小雨外公又不幸被檢查出來患了癌癥——這占據了全家人的大部分心力。對于小雨外婆來說,外公生病更是與晴天霹靂無異,“當時已經沒有別的心思了,所有人都在一心都在想著怎么給老頭子治病。”
后來,外公因為癌癥的急性轉危不幸去世,一家人看著遲遲不說話的小雨慌了神,他們把小雨送到醫院檢查,而檢查結果更是給所有人都送上沉重一擊:“右耳聽力正常,左耳聽力損失80分貝。”
“怎么辦?”“戴助聽器。”醫生說。家人趕緊給小雨配上助聽器,并把他送到當地的康復學校進行語言訓練——可是大半年過去了效果并不好,小雨還是不說話。“去北京看看吧,那里的康復老師更有經驗,資源也比較多。”小雨當時的康復老師建議道。
去北京的決定立刻全票通過,為了能讓小雨康復順利,全家人“兵分兩路”:小雨的爸爸媽媽為了攢足康復的學費和生活費留在老家打工,外婆則承擔起照顧小雨的重任。“我的老伴沒了,我不能再讓我的小外孫再出點什么事情了。”外婆說。
2024年春天,小雨和外婆開始了第一次“離家遷徙”,這一站的目的地是北京。
02
愛的分貝
從華北平原到長江三角洲
在北京,小雨接受了比在貴州更為全面的聽力檢查,醫生告訴奶奶,不僅是小雨的左耳,連同小雨原本健康的右耳聽力也出現了問題,現在小偉兩側的聽力損失均在80分貝左右。佩戴助聽器早已不能滿足小雨的聽力需求——如果連聲音都聽不到,又怎么能學會講話呢?“給孩子植入人工耳蝸吧。”醫生建議。
耳蝸手術費用不低,動輒數十萬元的費用對于小雨一家來說更是一個天文數字。那時的小雨剛剛過完5歲生日,而語言發育的黃金期是7歲之前——“不能再拖了。”全家人商量后決定把房子賣了,“沒有什么比讓孩子聽到聲音更重要。”就這樣,外婆帶著小雨來到上海進行了耳蝸手術。一個月后耳蝸開機,外婆帶著小雨回到北京,“當時北京康復學校的老師給了我和小雨很大的幫助,小雨也很喜歡這里,我覺得他在這里康復肯定會效果更好。
2024年5月,外婆和小雨再次來到北京,開始了新一輪的康復。
03
愛的分貝
在北京,再出發
△外婆接受采訪畫面
小雨今年5歲,跟其他干預較早的聽障兒童相比,小雨的語言康復進展不算樂觀——如果能夠及時治療與康復,大多數聽障兒童經過大約1-2年的時間,就可以順利從康復學校畢業,去普通幼兒園和同齡的健聽孩子一起讀書。而小雨5歲才開始正式康復,要比其他孩子花費更多精力,付出更多努力來追上暫時落后的康復進程。
但怎么提高康復效率?怎么才能與老師形成有效配合、鞏固孩子在學校學習的言語知識?這些“任務”落在了一直陪伴小雨的外婆身上,而這對于孤身一人帶著小雨在外求醫問藥的外婆來說難上加難:“其實我也是快60的人了,有時候接受新鮮的東西不如其他的年輕家長,感覺自己能做的總是有限的。”
但即便如此外婆也依舊堅持著,她學著年輕家長的樣子開始新一輪的學習:白天小雨上課,外婆在做完家務后就會一遍遍地看老師給家長留的筆記,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在小雨回家后幫他鞏固白天學習的內容。
除此之外,外婆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小雨學校有一個情況跟她差不多的小朋友,康復訓練開始得晚、開口說話也晚,可現在卻恢復得相當不錯,年底就要從康復學校畢業了,小雨外婆就去跟小朋友的媽媽學習,“多看看有經驗的家長是怎么做的,我學一學她的經驗,讓我的小雨也能快些去普通學校上學。”
語言康復是一個系統、專業的整體課程,僅僅有家長的努力是不夠的。于是,外婆在小班課程之外還為小雨增加了感統課和單訓課,“老師還是很系統、很有方法的,這樣對小雨幫助更大。”
小雨的爸爸媽媽也很支持外婆的決定,雖然家里經濟條件有限,但全家人從沒在學費上心疼過,外婆說:“小雨身體不好,時不時會犯中耳炎,也要常看皮膚科,我照顧孩子沒法抽身去工作,只得爸爸媽媽多辛苦些,就算這樣,我們該上的課一樣也不能落。”這不僅是小雨,更是全家人跟聲音的賽跑。
04
愛的分貝
做好現在,期待未來
經過半年多的康復,小雨的變化也給了外婆很大的信心:能說句子了,以前只會說些“開門”、“媽媽”的簡單詞語,現在能說開始能說“早上好”“打開門”的短句了。最讓外婆開心的是,小雨放學回家會跟自己說學校發生了什么:“認識了哪些新朋友、做了哪些游戲,雖然說得還不是很清楚,但他‘說話’這件事本身就讓我很開心了。”
在被問到對小雨的未來有什么期待時,外婆停下想了想,笑著說:“期待他能好好說話、好好上學,和同齡人一樣去上初中、高中、考大學,不過現在最希望的是他能好好說話吧。”相較于想象未來,外婆似乎更關注小雨的每一個現在:把每天老師教的內容鞏固好、讓小雨更配合自己多做些言語訓練,做好當下的每一步,期待的未來總會到達。
聽障兒童的救助是一項與時間的賽跑,如果無法在7歲前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將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愛的分貝也提醒各位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聽力異常,千萬不要被“再等等”、“貴人語遲”這樣的說法誤導或抱有僥幸心理,一定要及時檢查,并盡快干預治療。愛的分貝也相信,在全家人的努力之下,小雨這只穿過靜默抵達聲音世界的幼鳥總有一天會羽翼豐滿、自由飛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