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能。
但“部分能”三個字,顯然會被人認為是敷衍,那就展開說一下。
首先要知道,治愈分2種:
一種是臨床治愈:也就是尿蛋白等指標、水腫等癥狀完全緩解,不影響正常生活,你只要不主動告訴別人自己有腎病史,別人就看不出來。對于大部分腎病患者來講,做到這個并不難,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多數腎友都能夠達到。
另一種治愈,是完全治愈,也就是咱們常說的“根治”。做到這一點就比較難,不僅需要癥狀指標恢復正常,也需要顯微鏡下看到患者的腎臟在病理上恢復正常。
癥狀較輕、病理損害較輕的腎病,比如微小病變腎病、輕度系膜增生性腎病、兒童紫癜性腎炎等等,經過醫療干預后,幾乎可以全部達到完全緩解,也就是臨床治愈;病情較重的,也有半數以上的患者得到臨床治愈。
一般腎臟病學的研究,到臨床治愈就結束了。腎科醫生們大腦里對治愈的概念,通常只有臨床治愈,沒有完全治愈一說。
但患者們的大腦里想象的治愈是根治,也就是完全治愈。
麻煩就在這里。
因為要確定是否完全治愈比較困難:要么你需要長期跟蹤隨訪,看看患者直到生命走到盡頭有沒有復發;要么需要再花錢受罪做一次腎穿刺,看看這位康復患者的腎臟組織細胞,是不是在病理上得到了徹底的復原。大部分情況下,這些做法沒有必要。
根據有限的少量研究,比如對微小病變腎病展開的少量研究,對康復患者重復腎活檢,可以發現部分(注意不是全部)患者的腎臟組織細胞完全復原,也就是根治了。
但是對于大多數臨床治愈的患者,比如常見的IgA腎病、慢性腎炎、成人腎病綜合征等等,沒必要重復腎穿刺。就算再穿一次,腎臟組織也是有“傷疤”的,這些“傷疤”是潛在的復發風險。
那么我們面對幾乎不可避免的復發風險,就只能認命了嗎?也不是。
有研究發現,多數腎病的臨床治愈狀態若能保持4年,4年不復發,那么復發風險會大幅度降低,也就是接近永不復發的完全治愈狀態。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盡可能規范地服用和減停藥物、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來進一步減小復發風險;以及定期復查,以便萬一出現復發時及時發現、補救,阻止病情進展。
這里提個強腎小運動: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進行的動作包括中斷尿流和縮肛停止排便。重復進行如此的肌肉動作能增強盆底肌力量。建議在手機里下一個叫G動的應用,跟著里面指導做科學合理的鍛煉!
專家介紹:長期從事臨床和教學工作,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腎臟疾病(糖尿病性腎病、高血壓腎病、血尿蛋白尿、慢性腎炎、IgA腎病、膜性腎病,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腎結石、尿路感染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痛風、冠心病、急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甲狀腺疾病、高脂血癥等,對更年期綜合征、腰痛、失眠、頭痛、眩暈等內科雜病有較好療效。熟練掌握腎穿刺活檢技術,對血液透析及其并發癥治療有獨到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