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生命力旺盛,種下一兩個月就可以翠意流淌,碩大舒展,亭亭玉立,青翠欲滴,隨風搖曳,托起一個生機盎然的綠色世界,是歷代文人的心頭好,公認其既有韻致又不落俗套。
用樹葉練習寫字,在紙張珍貴的古代是很平常的事,唐朝著名僧人懷素就曾種植芭蕉用來練習寫字,一時傳為佳話。韋應物童年時期也曾和弟弟們一起用芭蕉葉寫詩嬉戲。
韋應物少年得意,從十五歲起,就以三衛郎的身份成為唐玄宗的近侍,出入宮闈,跟隨唐玄宗出游,后又曾任洛陽丞、滁州、江州、蘇州刺史等官職,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
韋應物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齊名,故而,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他的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韋應物在滁州任刺史時期,適逢白露節氣,他獨自一人呆在自己的寓所,看著眼前的秋日景色,不由得想起家鄉的弟兄們。于是,寫下一首《閑居寄諸弟》,詩作原文如下:
秋草生庭白露時,
故園諸弟益相思。
盡日高齋無一事,
芭蕉葉上獨題詩。
這首詩的大意是:
白露時節,我看到庭院中的秋草開始衰敗。
此情此景,我更加想念長安家鄉的弟弟們。
我整天在呆在自己閑居的寓所,無事可做。
為了打發時間,我獨自在芭蕉葉上題字作詩。
韋應物這首《閑居寄諸弟》是一首思鄉思親七言絕句。
整首詩開篇先點明時節,通過“秋草”和“白露”兩個典型意象,表明正趕上白露時節,形象地體現出秋天的清冷,渲染了凄冷傷感的氛圍,并在這種比較凄楚的背景下,不由自主地懷念起遠在故鄉長安的弟弟們,為全詩抒發別情離思定下了基調。
然后,繼續展開敘事,抓住自己閑來無事,百無聊賴中,心血來潮地在芭蕉葉題詩,用以寄托對故鄉弟弟們的思念之情,其中,一個“獨”字,用字貼切,凸顯了思弟心情之急切,更加彰顯了他們兄弟之間的情深意長。
全詩語言樸實,用語凝練;遣詞布局,淡泊質樸;如話家常,娓娓道來;語淺情深,淡中有味;情感真摯,耐人咀嚼。
突出特點是呈現了一種古樸溫厚之氣,通篇并無特別的藝術技巧,只是抓住一些生活細節加以敘述描繪,沒有磅礴的氣勢,卻以細節打動人心,沒有華麗的語言修飾,卻在平淡中見真知,更接近生活中的真情實感。
詩中最后兩句:“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是畫龍點睛之筆,深深地包含著韋應物的兄弟情義和童年記憶,仿佛又回到了那個與弟弟們在芭蕉葉上題詩嬉戲的純真年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