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 陽
作為李曉梅的胞妹,她的每一部作品問世,都使我倍感欣喜和自豪。而原創電視連續劇《八刀》因是以我們的外祖母為創作原型,其出版發行,更是被我們視若文學珍品。
在我的閱讀視野里,眾多熟知的親人、眷屬被復活在《八刀》之中,他們在作者的筆下生動而鮮活地演繹著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在國家民族生死攸關的大背景下,分化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軌跡。與閱讀其他任何一部文學作品不同,那種身臨其境的感知感應,那種與生俱來的親切和熟絡,使我沉醉、癡迷,分不清現實與虛幻,仿佛可以和將近一個世紀前的外婆親親相依、融融與共。
外婆是個傳奇女子,作為《八刀》的一號女主角,她在“林家”的中青年時期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我們長輩們講述過的故事,我對她真實而直面的印象,卻是在她年老之后。她曾經的美麗、干練、鋒芒,統統依隨光陰的流逝與我有著時代的溝壑。但外婆作為一個經歷過驚濤駭浪的老人,即便年事已高,也依然思維敏捷、特立獨行,風采不減。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她跟晚輩們如此清晰的回憶、準確的表述,成就了《八刀》的創作和精彩。
雖然《八刀》中的“蘭雪絨”只生活在她中青年時期,但讀著劇本,“蘭雪絨”的原型晚年的幾幀小片段,便時時浮現在眼前。比如有一年春節,我們家族團聚迎新,四世同堂。節前我們孫兒輩給老外婆洗頭,竟然發現93歲的老人頭上又生出了一些黑發。大家就議論老祖宗只怕要活到一百歲,外婆聞言竟然不屑的一笑。我們詫異,便問她:婆婆,一百歲您都不動心!那您要活多大歲數???外婆滿臉憧憬地說,冇得個底數哇,筆直往下活!我們更加驚訝,說那不成了萬壽無疆了?外婆笑說,那倒談不上,萬壽無疆是過去皇上的說法,我一個平頭老百姓,用不著驚動那大的詞兒,筆直往下活就是了。
老外婆還愛唱歌,最愛哼的是一首情歌:岸上的柳樹是哥哥喲/湖里的荷花是細妹喲/趕了一個春天的路啊/只為了夏日來相會喲。唱罷她還感嘆:幾難哦——春天里,柳條將將打黃蕾,小荷才露尖尖角,要熬過一個季,才得荷花向上開放,柳葉朝下低垂,才得相會哦——幾難哦!
有了外婆對情歌的這番注解,她“說英語”的故事,就在情理之中了,那確是真情的贊歌、愛情的升華。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日,她的曾孫們在討論學英語很難,本沒有她老祖宗什么事,不料她竟在一邊插話道:英語有么難?我七十多年前學的現在還記得。晚輩們一聽都愣住了。不錯,老人家是讀過幾年私塾,后來又到漢口見過不少世面,識個字斷個文自是沒有問題,但會說英語,有沒有搞錯?孫兒、曾孫們催老祖宗快讓大家開開洋葷,她也不扭捏,清了清嗓子就說:都聽好啊。你是油(You),我是米(Me)。愛你就是拿吾油(Love you),愛我就是拿吾米(Love me)。就這么記,包你們一生都記得。嘿嘿……
此言一出,眾人笑翻。她的一個外孫女笑過之后,想了想,不服氣地說:不對喲,這算個什么愛法?也太不公平了吧。愛你,已經拿了我的油了;愛我,就應該拿你的,怎么還要拿我的米?
這時,我們的老外婆說了一句話,深深地震撼了我們的心靈,當即我就對姐姐曉梅說:這個老太太不得了,太神奇了,你要好好寫寫她。
面對表妹所說的“不公平”,九十多歲的老太太很鄭重地告訴她:愛情不可以這么計較。只要愛他,管是油是米,他要,就心甘情愿地把給他。
外婆九十多歲尚有如此愛情觀,試想,在《八刀》時期,她的愛情、她的故事、她的族親、她身上發生的一切,該是多么的豐富多彩、曲折動人啊。
可喜的是,姐姐筆下的蘭雪絨以及《八刀》里的眾多人物和歷史事件,雖以舊社會鄧氏大家族為描述藍本,卻并沒有家族史記的痕跡,而是鋪排恢宏,洋洋大觀,以非凡的氣勢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滄桑巨變,深刻剖析了人性善惡、展現了民族精神,反映了舊中國女性在“神權、政權、族權、夫權”四條繩索束縛下的悲慘命運,以及她們的抗爭精神和堅韌品質。
期望《八刀》早日走上銀幕,讓一個優秀的電視劇本,在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中大放異彩。
作者簡介:春陽,李曉梅胞妹。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武漢市散文學會會員。《今古傳奇》雜志終身簽約作家,《湖北航天報》副刊專欄特邀作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