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潮州市民剛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關店潮”后,汕頭市也悄然迎來了自己的“國檢”時刻。這一消息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發酵,引發了汕頭市民的廣泛關注和不安。
汕頭將迎來國檢
有網友敏銳地發現,街上的店鋪和工廠仿佛在一夜之間“消失”了,關門率竟高達98%。更令人驚訝的是,平日里客流如織的肯德基和麥當勞也未能幸免,紛紛選擇暫時歇業。
網傳肯德基、麥當勞都關門了
不少市民吐槽,這種狀況直接影響了日常生活:“中午想找個吃飯的地方都沒有,這種感覺比疫情期間還要難熬。”更有網友調侃道:“關門虧幾百,開門虧幾萬。不開門營業額為零,開門營業額可能直接變負數。”
商家:關店是無奈之舉
面對汕頭的“關店潮”,商家普遍表示,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暫時歇業。“經營成本本就高昂,加上市場低迷,我們早已舉步維艱。如今又遇到這么嚴格的檢查,實在沒有能力應對,只能關門避風頭。”一位商家如是說。
中午找不到吃飯的地方
加強消防檢查,為什么商家如此恐慌?
不少人不禁疑惑:加強消防檢查不是為了減少安全隱患,保障公共安全嗎?為什么商家如此緊張?
其實,真正與消防部門打過交道的人都清楚,消防領域“水很深”。
首先,消防相關的法規和標準既繁雜又細致,普通人很難完全掌握。而這些規定往往是“硬杠杠”,稍有不慎便會觸犯。一旦被檢查出問題,輕則罰款,重則責令停業整改。
例如,大家熟悉的滅火器,幾乎所有店鋪開業時都會配備。然而,這些設備是有保質期的,如果沒有專人管理,很容易出現過期的情況。一旦被發現,就難逃處罰。
更重要的是,這次汕頭面臨的是“國檢”,小問題往往會被放大處理。這種高壓檢查,令商家倍感壓力,紛紛成驚弓之鳥。
經濟真的經得起折騰嗎?
對商家而言,檢查本身不可怕,但“運動式執法”帶來的不確定性才是最讓人擔心的。原本經濟形勢已經不容樂觀,再加上這種高強度的檢查,讓許多商家不堪重負。正如網友所說,“一場國檢,直接讓城市進入‘暫停’模式。”
眼下的經濟形勢,真的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嗎?#潮州關店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