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百歲老人、加拿大籍華裔知名人士葉嘉瑩女士(Florence Chia-ying Yeh)在天津去世,今年7月2日她剛剛度過百歲生日。
葉嘉瑩號迦陵,自稱葉赫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祖父中興字一峰,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壬辰科翻譯進士(系轉為照顧旗人設置的特科,考試內容為滿漢語互譯,每科限6人,京旗3人,外地駐防八旗3人,只限滿蒙旗人報考)。按《詞林輯略》卷九,同科為京旗惠彬、穆特賀,廣州駐防葉蘭芳、聯泉,荊州駐防迎升,葉女士接受采訪時稱其官至工部員外郎(從五品),按《宣統四年春職官錄》實為農工商部公務司備補主事(正職主事正六品,備補主事應低于正六品,“宣統四年”指公元1912年,實際上清帝已在宣統三年十二月廿五日退位,因此這本職官錄記載的已是中興最后官位。
葉女士回憶稱自己10歲開始寫詩,1941年入學后師從輔仁大學中文系教師顧綏,畢業后嫁給國民政府海軍職員趙鐘蓀,并在1948年底作為家屬逃臺,任彰化某中學教師。葉后來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亞洲研究系任教時稱,其在50年代先后任教于臺灣大學、淡江大學和輔仁大學,主講中國古典詩歌,“白先勇、陳映真、席慕容、蔣勛等都是其學生,故被尊稱為‘名家之師’”,但在另一些講述中她又稱自己因傾向遭迫害甚至一度被捕,不知孰是,這些名人的確曾就讀過上述大學,如適逢葉女士在校任教,“學生”之說也能成立,白先勇在大陸推廣“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時確曾執弟子禮為其祝壽。
1966年葉女士移居美國,據稱先后任教過密歇根州立大學和哈佛大學,不久即移居加拿大溫哥華,1969年起被UBC亞洲研究系(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聘用為教師,主要教授中國古典詩詞賞析等課目。她曾表示“自1989年起即為加拿大皇家學會(RSC)院士”(一說“1991年”),這一說法由UBC官網在“教師介紹”中證明。
在UBC任教期間她努力向當地其他族裔傳播中國古典詩詞之美,并積極參加當地中、西文詩歌社團的活動,培養了一些非華裔的中國古典詩詞專業研究者(現仍在UBC教授中國古典詩歌的杰瑞.施密特即為她的學生)。隨著大溫哥華逐漸成為新老華人聚居的城市,中華文化作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日益得到當地社會重視,亞洲研究系和亞洲研究圖書館在UBC的地位得到明顯提升,葉女士也為此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葉女士于加中建交后與留在國內的家人恢復了聯系,1974年首次回國探親,改革開放后,她從1979年起每年都會利用暑假回國,在中國國內各大專院校舉辦各種古典詩詞賞析課程,并與當地詩詞社團進行了許多交流互動,為古典詩詞在中國社會重新得到許多人關注和喜愛貢獻了一份力量。因為她經常自己承擔差旅費和免費授課,也贏得國內許多好評。
1989年,葉女士從UBC退休,同年她將退休金的一半捐給其侄子的母校天津南開大學,設立“詠言”(紀念其車禍去世的長女夫婦)和“駝庵”(紀念其老師顧綏)并在該校任教,1993年南開大學在其影響下成立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所(今中國古典文化研究所),葉長期擔任所長。
2018年4月和2019年5月,加拿大部分中文媒體曾廣泛報道稱,葉女士“近日再捐款1857萬人民幣給南開大學迦陵基金”,并稱其先后變賣溫哥華和中國房產,加上稿費和其他財產,兩年間多次捐款,累計捐款3568萬人民幣,以及身后全部積蓄、藏書、書畫,實現了“裸捐”壯舉,這一新聞經國內媒體廣泛轉載,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和許多感動。
葉女士在南開任教后仍每年夏天回UBC,繼續在UBC亞洲研究圖書館(UBC Asian Studies Library)進行研究,并在當地社區每年舉辦至少一次系列講座,因此繼續在大溫哥華中文詩詞圈保留一定影響。
葉女士著作甚多,絕大多數系古人或近現代名人詩歌作品賞析,絕大多數系1979年后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出版,其中較為著名的包括1997年出版的《迦陵文集》(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和2000年臺灣出版的《葉嘉瑩文集》(24卷,臺灣桂冠書局),此外,收錄其1939-1995年間540首詩詞曲的個人詩詞集《迦陵詩稿》1999年在臺北出版,在詩詞愛好者中有一定影響力。
盡管長期在北美生活和任教,但葉女士的英文著作較少,較為知名的僅有1998年出版的《中國詩歌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與哈佛大學學者海托爾James Robert Hightower.合著)。其重要榮譽多為在中國大陸獲得,包括“文史研究所研究員的榮譽稱號”(她本人在UBC接受訪談時所稱,并稱是“唯一獲此稱號的外籍人士”)、“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2016)、“中國改革開放40年對中國影響最大的40位外國專家之一”(2018年),等等。2014年5月,南開大學為紀念其90誕辰,曾特意舉辦中國詩歌國際研討會”。
由于退休后仍堅持每年暑假回UBC活動,她在華裔影響力與日俱增的UBC繼續受到一定重視,UBC官網和官方名人錄中定期更新其詞條,承認其“以其眾多學術出版物1和引人入勝的中國古典詩歌講座而聞名”,但在UBC校方提供的資料上,葉女士并非如某些中文傳媒所言為其“終身教授”,而是稱她在退休后獲得“UBC大學中國文學名譽教授”(Professor Emerita of Chinese Literature at the UBC)稱號。據了解,“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始于1882年,如今健在的多達2000以上,華裔并不少(如著名光纖物理學家鮑曉毅Xiaoyi Bao,著名華裔歷史學家陳志讓Jerome Ch'en,著名東亞人文學家秦家懿Julia Ching,都是在中國大陸出生的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且其中兩位為女性,因此某些中文媒體稱她是“加拿大皇家學會唯一華裔院士/女院士)都是不確的。
葉女士熱心提掖青年中文古典詩詞愛好者,晚年曾熱心幫助許多愿執弟子禮的青年詩詞愛好者出版詩集,對當代古體詩詞的普及提供了助力。她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感嘆,西方人只知中國古體詩之美,卻不知中國古體詞之美,曾在晚年建議UBC亞洲研究系專門增加宋詞賞析的課程,任教南開后也力圖推動該處詞學研究和創作的興趣發展。
盡管對其作品和稱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無可置疑的是,這位醉心中國古典詩詞的百歲老人在中外這段不平凡的歷史河流中,留下了自己難以磨滅的個性痕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