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策
執筆 述策團隊
如果你是美國國防部長,有這樣一份美軍軍官的簡歷擺在你面前,你會怎么安排?
(一)軍事教育方面
1.本科畢業于空軍軍官學院
這個軍校在美國空軍的地位相當于西點軍校在美國陸軍的地位。
2.三個碩士學位+一個博士學位——軍事大學國家安全研究碩士學位、空軍理工學院戰略領導碩士學位、高級航空航天研究學院空中力量藝術與科學碩士學位;空軍大學軍事戰略博士學位。
在美軍各大軍種中,最重視學歷的是空軍,有兩個或三個碩士學位的空軍將領比較常見,但在這個基礎上還有博士學位的空軍將領則十分少見。
3.先后完成了空軍武器學校、中隊軍官學校、聯合部隊參謀學院聯合與合成作戰學校等職業培訓,通過函授完成了空軍指揮與參謀學院進修、空軍戰爭學院進修,還加了空軍大學洛倫茨獎學金項目、創意領導中心領導力發展計劃、北卡羅萊納大學凱南-弗拉格勒商學院企業領導力研討會、空軍大學聯合將官作戰課程培訓等。
學歷教育之外,還參加了這么多培訓活動拓展能力和視野,可見是個不斷追求進步的軍官。
(二)履歷方面
1.有完整的空軍小隊、中隊、聯隊和編號航空隊指揮經驗,而且指揮的中隊是“雷鳥”飛行表演中隊,指揮的聯隊是第18聯隊。
“雷鳥”飛行表演中隊赫赫有名,該中隊只有12名軍官,都是美國空軍的尖子。此人作為中隊長必須得是尖子中的尖子,其個人在戰機駕駛領域達到了最高水準,否則鎮不住場子。第18聯隊則是美國空軍最大的海外作戰聯隊,而且此人出任第18聯隊聯隊長的當年,就率部獲得“空軍杰出部隊獎-年度杰出作戰聯隊”。
2.先后當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局長特別助理、空軍作戰聯絡官;空中作戰司令部計劃、項目與需求部部長;空中作戰中心司令。
這樣的經歷,意味著對軍事技術因素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比如,美國空軍空中作戰中心的核心任務就是著眼打贏未來戰爭而進行作戰概念、先進戰術的開發實驗與訓練。
(三)能力方面
1.在作戰上有相當的前瞻性,很早就意識到無人機作戰的重要性并付諸實踐
無人機在戰場上真正大放異彩是俄烏沖突之中,而早在俄烏沖突爆發7年前,此人就已經認識到無人機在戰場上的重要作用,并在實戰中運用得非常成功。此人有MQ-9無人機操作資質,并且在擔任美國第432空軍遠征聯隊指揮官時(2015.06-2017.07),指揮所屬無人機部隊支援“內在決心”行動,對“伊斯蘭國”勢力進行偵察監視并開展火力打擊,收效顯著,連時任參聯會主席馬丁·鄧普西上將都親赴克里奇基地視察,調研無人機作戰。
2.對解放軍有著深入研究,在印太戰區擔任過要職
此人任空軍作戰中心司令期間,其辦公桌上擺著兩件東西:一件是中國空軍戰機的照片,其中包括1架J-20隱身戰斗機;另一件擺在旁邊的是時任空軍參謀長布朗和空軍部長肯德爾關于空軍現代化對遏制中國重要性的言論。此人掌舵該中心期間做了一件事——瞄準大國競爭,以中國為唯一假想敵設定任務目標。他表示:“有很多人希望作戰中心做很多事情,但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資源和人力來應對我們可能面臨的每一個挑戰和每一個對手。”
如今,美軍全軍上下已經把“解放軍是未來最大的對手”作為共識,有印太戰區任職履歷、對解放軍有深入研究的將領越來越受到重用。此人不僅對解放軍有長期研究,而且在印太戰區至少有兩次履職經歷——印太總部作戰部副部長、印太戰區空軍(太平洋空軍)第5航空隊第18聯隊聯隊長。
這個美國空軍軍官名叫坎寧安,少將軍銜,2024年夏天要調整到印太戰區空軍的一個中將級單位。美國國防部長會如何安排其具體職位?
候選職位主要有四個:印太戰區空軍(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副司令、第5航空隊司令(駐日本)、第7航空隊司令(駐韓國)、第11航空隊司令(駐阿拉斯加)。
最后,此人被任命為第11航空隊司令。
2024年8月9日,坎寧安就職儀式(右一)
以上三個航空隊盡管都是印太戰區的編號航空隊司令,但第11航空隊司令的“含金量”相比之下要低一些。第5航空隊司令同時兼任駐日美軍司令,且處在西太一線,更為重要。第5航空隊司令施耐德在這個職位上干了2年多,然后在空軍參謀部主任職位上過渡之后,就當上了印太戰區空軍(太平洋空軍)的一把手。第7航空隊司令駐韓國,也是前沿部署,地位和作用也比第11航空隊重要。可資參考的是,當年第11航空隊司令威爾斯巴赫在這個職位上干滿2年,又轉任7航空隊司令再干了2年,才當上印太戰區空軍(太平洋空軍)的一把手。
話說,坎寧安既然如此優秀,為什么在印太戰區三個編號航空隊司令中只撈到含金量最差的一個?
能力固然重要,人脈也不能忽視。縱觀坎寧安的履歷,近年來,既沒有在本軍種總部機關即空軍參謀部和全軍性大機關參聯會-聯合參謀部工作過,也沒有給有助于其仕途發展的高級領導人當過助理秘書,在上層人脈關系上難免吃虧。把第11航空隊司令坎寧安和第5航空隊司令、第7航空隊司令比比就清楚了:第5航空隊司令約斯特不僅擔任過空軍參謀部聯合與國家安全委員會事務高級計劃員,還在聯合參謀部擔任過戰略計劃與政策部副部長;第7航空隊司令艾弗森更是擔任過空軍部長國會行動處主管、空軍副部長高級軍事顧問、空軍部長高級軍事顧問、聯合參謀部部隊發展部副部長等多個職務。
對坎寧安來說,在第11航空隊司令(中將軍銜)的位置上干2年,再去聯合參謀部某部當2年部長(中將軍銜),然后回印太戰區空軍出任該戰區空軍司令(上將軍銜),可能是其比較理想的職業規劃。
早在2020年,當時坎寧安還是印太總部作戰部副部長,我們就對其進行了人物畫像,對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4年后,他果然從準將干到了中將,并且回到印太戰區擔任第11航空隊司令。鑒于坎寧安能力超群且熟悉印太戰區對解放軍又有深入研究,未來可能還會出任印太戰區空軍的一把手,此人值得我們持續保持關注。
2020年準將時期的坎寧安
2024年中將時期的坎寧安 明顯老了一頭
目錄
“述策”團隊關于坎寧安的人物畫像一共5000多字,以上只是據此進行了簡單的二次分析。本團隊一直關注的美軍重要職位一共130多個,其中印太戰區空軍重要職位15個,對于2024輪換上任的將領,我們已經對其完成了人物畫像的更新——
表1
表2
之前,我們已經介紹過
“美軍人物畫像之印太總部領導班子”
“美軍人物畫像之印太戰區海軍將領”
“美軍人物畫像之12艘航母艦長”
“美軍人物畫像之印太戰區陸軍將領”
“美軍人物畫像之印太戰區海軍陸戰隊將領
現在又介紹了“美軍人物畫像之印太戰區空軍將領”,之后還會繼續介紹“美軍人物畫像之第7艦隊主要水面艦艇艦長”“美軍人物畫像之太空軍將領”“美軍人物畫像之參聯會-聯合參謀部將領”。
“述策”團隊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出版《這才是美軍》《兵道》《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從軍約20年,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退役后成立“述策”團隊,專門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