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泰州醫藥高新區法院發布一起打擊“逃廢債”的案子。案件情節有些奇葩,不過,在唏噓莞爾之余,也能體會其中蘊含的某些變化。
奇葩的注銷
資料顯示——
2024年6月26日,倪某某以債務不能償還原因,向泰州醫藥高新區法院申請泰州市悅鈴瓏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法院受理了案件,并指定兩家律師事務所,來擔任破產清算管理人。
此前的2023年2月14日,倪某某曾以勞動爭議原因狀告悅鈴瓏,法院裁定強制執行66892元。悅鈴瓏并未履行,由此引發倪某某申請破產清算。
然而,就在法院受理破產清算期間,2024年7月18日,悅玲瓏在未征得法院及管理人同意的情況下,注銷了悅鈴瓏公司。
公司都沒有了,跟誰清算去……大概,悅玲瓏實施注銷行為時,就是這樣的想法。
那么,對于破產清算的公司注銷,法律是怎么規定的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
管理人應當自破產程序終結之日起十日內,持人民法院終結破產程序的裁定,向破產人的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法院認為,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管理人需要完成破產的一系列程序,最后由管理人在法院監督下完成企業注銷。債務人擅自注銷企業,會導致公司無法進行清算,有損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存在“逃廢債”嫌疑。
由此,法院以“避免破產企業惡意注銷登記”為由,向泰州醫藥高新區數據局發出司法建議書。
司法建議書的目的,不僅僅是針對悅玲瓏,而是將悅玲瓏作為典型案例,通過數據聯動,來改進破產企業的登記注銷工作,完善法治環境。
泰州醫藥高新區法院向數據局發出的司法建議書
當然,司法建議書的直接結果是,撤銷了悅鈴瓏公司的企業注銷登記。不僅如此,法院依法對涉嫌“逃廢債”的悅玲瓏公司實際控制人處以罰款2000元。
泰州醫藥高新區法院對悅玲瓏實控人的罰款決定書
小試牛刀
制止惡意注銷,只是本案的一部分。
破產管理人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債務清算,畢竟債權人倪某某是在法院強執未執行的背景下,才申請悅玲瓏破產清算的。
該如何解決債務清算呢?
破產管理人找到了股東認繳資本突破口。
按照工商登記顯示,悅玲瓏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認繳資本為100萬元,并未完成實繳。根據法律規定,企業如果出現破產清算,認繳資本要進入實繳,由此應對債務問題。
所以,悅玲瓏要面對資本追繳的問題。即理論上說,悅玲瓏公司需要追繳100萬元,否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與66892元的債務相比,100萬元追繳是個要大得多的數字。在這種選擇間,清償債務、與債務人和解,才是更合理選擇。
于是,悅玲瓏選擇了債務和解。
按照法院方面的專業說法,就是以“提起破產衍生訴訟追繳股東出資”“觸發公司股東提出破產和解意愿”。
管理人用法律把債務人“逼”到了談判桌邊。
“經積極溝通協商,最終悅鈴瓏公司與全體債權人達成破產和解,并按和解協議全部履行完畢。”
悅玲瓏實際支付給倪某某65000元,案件了結。
悅玲瓏案破產和解協議書
65000元付款憑證
悅玲瓏案件,法院方面認為,一周完成企業注銷撤銷,一個月完成破產和解,此為高效率;與數據局聯動,體現府院聯動的價值。而府院聯動,對于泰州醫藥高新區有特殊意義,法院方面表示——
泰州醫藥高新區法院持續深化與市數據局共同防范涉訟涉破大健康產業企業惡意注銷的合作機制,受理破產案件后及時共享破產企業信息,對抓住“真空期”惡意注銷企業的建議撤銷注銷登記,持續打擊“逃廢債”行為。
悅鈴瓏的案子不大,但是背后的合作機制,乃至面對的破產處理大環境卻非常大。
就以泰州醫藥高新區來說,資料顯示——
2009年3月18日,國務院批復泰州醫藥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成為全國第一個以醫藥健康產業定位命名的高新區。
目前,泰州醫藥高新區先后集聚了13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形成了“4+2”產業體系,在疫苗、診斷試劑、特醫配方食品等細分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園區高新技術企業89家,在庫規上工業企業83家。邁博太科、亞盛醫藥、瑞科生物在港交所上市,碩世生物、金迪克生物、亞虹醫藥在上交所上市,預計到2025年上市企業達20家,初步形成資本市場“中國醫藥城板塊”。
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以泰州市7%的面積和10.7%的常住人口,創造了18.3%的GDP和24%的財政收入,目前正在加快打造“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醫藥名城。
產業的發展,要求法律環境的有效護持,悅玲瓏案件,只是一次牛刀小試。
值班編委:蘇志勇
編輯:韓澗明
審讀:戴士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