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文學家拍到了一顆恒星!
它不是普通的恒星,它是銀河系之外的一顆恒星。
很大,非常非常的大!可能是目前發現體積最大的一顆恒星。
它的半徑約為太陽的1540倍,比我們熟知的盾牌座UY、大犬座VY這些要大的多,它和太陽對比呢,太陽也就是一個幾乎不可見的像素點。
把它若是放到太陽位置的話,其光球層可以到達木星的軌道。
大家好啊,我是騰寶,這期我們就來聊聊這顆恒星。
照片中拍攝的這顆恒星名為WOH G64。
它位于大麥哲倫星系中。
這個星系雖說是外星系,不過它距離我們也不算太遠,當然這是站在宇宙宏觀的尺度上來講不算太遠,大概是在16萬光年外。
它是銀河系的一個衛星系。
這個星系視星等是在0.13左右,視星等說的是我們裸眼看見天體的一個亮度,數字越大表示越暗,像滿月的視星等約為-12等;夜空第一亮恒星天狼星是-1.4星等,而裸眼可見天體的最大極限是6等星的天體。
所以視星等0.13,也就是它是裸眼可見的一個星系裸眼可見的視大小約10°,大概是滿月直徑的20倍。
不過它所在的天區是在南半球,也就是在南半球很容易看到它,北半球幾乎不可見,也只有北緯20°以內的地區可以看的到,所以我國境內大概也只有海南島可以看到一點點。
那照片拍攝的這顆恒星WOH G64便是位于這里。
說到這,我們也要強調一下,前面我們提到它可能是目前體積最大的紅超巨星。
咦,有的小伙伴可能會問,不是那個史蒂文森2-18最大嗎。
我們來看下最大恒星列表:
這個統計的是本星系群,也就是室女座超星系團內最大的恒星,可以看到位于第一的是NGC1313-310,它的半徑約為太陽的1668倍,不過后面備注的是光度尚未得到認可,所以這個半徑有待驗證;第二個便是WOH G64半徑約為太陽的1540倍。
之后的恒星名稱并沒有見到史蒂文森2-18。
為什么沒有它呢,
天文學家測量遙遠恒星的尺寸是根據恒星的光度和溫度來計算,而史蒂文森目前得到的光度和有效溫度并不是很確定,并且計算的半徑約2150倍太陽半徑,這個值遠遠大于理論極限值。
理論認為紅超巨星半徑的最大極限應該是在1500倍太陽半徑。
所以鑒于它的光度不確定以及計算的這個半徑遠超極限,史蒂文森2-18目前認為的尺寸有待考證。
那么,我們再回到WOH G64。
它和參宿四一樣是一顆即將死亡快要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恒星。
即將死亡的恒星極不穩定,它會不斷的拋射物質造成很大的質量損失。
因為這個時候聚變產生的輻射壓大過了自身的引力。
所以,這個時候恒星的狀態是體積膨脹,質量卻是不斷的在減少。
而質量減少多少這決定著它今后超新星爆發后形成什么樣的產物,是黑洞還是中子星。
所以觀察這些垂死恒星的狀態,對于我們理解恒星演化以及超新星爆發至關重要。
之前呢,我們只是拍到了銀河系內這些恒星的狀態,像參宿四膨脹后的不規則圓盤。
還有海山二噴發后形成的像葫蘆的星云,侏儒星云。
但銀河系之外紅超巨星的狀態我們還沒有見過。
雖說恒星的演化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不一樣的環境總歸會產生一些細微的差別。
所以,銀河系之外它們會是什么樣呢?
這次的拍攝讓我們首次看到。
我們可以看到G64被一圈光環包圍。
這圈光環應該就是它損失質量時外層的氣體物質脫離形成。
不過,它為何是一個橢圓的環形狀。
更準確的來說像個蛋環形狀,而恒星的本體像是蛋內的蛋黃。
對于這個形狀的原因天文學家目前還不是很清楚。
可能是恒星兩極不對稱的噴射導致,或者也有一顆隱藏的伴星引力干擾導致。
具體原因要等之后的研究。
不過首次能看到銀河系之外紅超巨星的狀態,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相信之后我們還可以看到銀河系之外更多恒星的照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