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群星璀璨,也催生出眾多的詩歌流派。譬如: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是邊塞詩的杰出代表,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則是山水田園詩的杰出代表。
閨怨詩也是一個重要流派,而且,在大唐王朝非常盛行。只不過,閨怨詩卻有點特別,因為寫閨怨詩的詩人,既不是女人,更不是閨婦,而是一些文質彬彬、才華橫溢的大丈夫。
閨怨詩就是詩人把自己放在閨婦的身份上,以閨婦的口氣寫的詩。其主題就是一個“怨”字。詩人之所以喜歡寫閨怨詩,一方面是為閨中怨婦鳴不平,另一方面也是一種自況。
晚唐詩人溫庭筠工詩善詞,尤其是詞作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被稱為花間派詞的鼻祖,他的詩歌成就也不遑多讓,由于他和李商隱的詩歌風格相似,色彩艷麗,筆調柔婉,故而并稱“溫李”。
溫庭筠才思敏捷,才高八斗,卻又恃才傲物、清驕孤傲,常常譏諷權貴和時政,為社會所不容,故而導致仕途坎坷,理想破滅,郁郁不得志。在此背景下,他寫了一首《瑤瑟怨》。詩作原文如下:
冰簟銀床夢不成,
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
十二樓中月自明。
這首詩的大意是:
秋夜,枕席冰冷,白月光灑在床上,想做個夢也難以做成。
長空澄碧如水,夜空中的云絮在輕輕地飄蕩。
雁聲凄厲,遠遠地飛到瀟湘那邊去了。
夜已深沉,華貴而清麗的閨樓上唯有明月灑著寒光。
溫庭筠這首《瑤瑟怨》是一首閨怨七言絕句。
整首詩開篇先正面寫女主人公,不是一般地寫因為傷離念遠難以成眠,而是寫她尋夢不成,難以成眠,竟連夢中相見的微末愿望也落空了,仿佛可以聽到女主人公輕輕的嘆息。
接著,宕開寫景,展現出一幅清寥淡遠的碧空夜月圖,不僅襯托出了人物皎潔輕柔的形象,而且暗透出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緒。
然后,轉而從聽覺角度寫景,在寂靜的深夜,雁叫更增加了清冷孤寂的情調,同時也暗示著女子所思念的人在遙遠的瀟湘那邊。
最后,以景結情,只寫沉浸在月光中的高樓,更增添了悠然不盡的余韻。
全詩語言清麗,筆調柔婉;通篇寫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情致婉轉;意境清幽,余味悠長。
突出特點是通篇全是景語,前后分別選取了冰簟、銀床、碧空、明月、輕云、南雁、瀟湘等典型意象,以及月光籠罩下的玉樓,組成一組凄涼的秋夜圖,從而表現了女子的悲怨之情。
總起來看,溫庭筠這首詩題目是《瑤瑟怨》,全詩卻沒有透出一個“怨”字,只是展現了一些秋夜之中的景物,從而渲染出女主人公的離情別怨,堪稱是唐詩中膾炙人口的閨怨詩名篇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