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系統里,除了 iOS 和 Android,現在大家關注得比較多的就是華為的純血鴻蒙Next了。
之前經常一起提到的谷歌 Fuchsia 現在已經沒了什么聲音,前不久關于谷歌的新聞里還提到:Chrome OS 將擁抱 Android 的 Linux 內核和框架。
每家的系統策略都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像是國內的其他廠商也在為基于安卓的系統添加更多互聯的特性,優化使用體驗等等,而鴻蒙next前兩天上架的“出境易APP”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相關話題熱度在微信指數上顯示暴漲了14404%。
這是一個框架類型的工具,可以把軟件(通常是出國用的)安裝進去,然后框架處理環境兼容等問題,相當于創建了一個“小宇宙”,可以運行一些系統正常情況下無法運行的軟件。
有喜歡玩國外游戲的朋友,在手機上應該也有類似 Kuyo 一類的游戲環境工具。
在出境易提供的環境內,可以安裝白名單上的軟件,然后通過界面跳轉工具,進入到附帶的環境“卓易通”和文件管理,去解鎖更多名單外的安卓軟件,安裝過程頗有一番“搞機”的樂趣。
由于能安裝安卓軟件的特性,引來了大家關注,希望操作一番后,遷移過渡新系統的體驗會稍微好一些。
這類工具是廣義上的虛擬機,性能體驗上肯定不如原生的軟件體驗好,但是能解渴,一些沒有適配上的軟件也能用,看網友發的截圖里,一些網絡工具也能用,感覺比環境完全隔離的方法要好一些,還能把軟件放到桌面上。
從這件事來看,在新系統壯大的過程里,有大廠玩家愿意旗下的軟件參與,也是比較重要的助力,國內的APP還好說,可以有環境氛圍來適配,形成良性循環。而國外的軟件就肯定沒那么主動了,那么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至少可用,倒是一種解決辦法。
對用戶來說,使用那些未被鴻蒙化的APP也確實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另一位安卓玩機工具“太極”作者的內容來看,官方似乎找過類似開發者進行合作相關計劃。
有了長久的鋪墊之后,現在終于來到了大眾選擇與生態建立的階段,在脫離安卓主體之后,后續在一次次的更新里,由于谷歌與華為的大方向不同,安卓和鴻蒙會越來越有差異,未來或許大家調侃的“強兼”就沒那么容易了。
現在對用戶來說也是過渡期,對鴻蒙系統本身來說也是,從系統長遠的發展來看,大家對鴻蒙的期待肯定不只是“更好的安卓”。其他的國內外科技廠家也在觀望著這些變革,如果成功就意味話語權,或許也想嘗試一下。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有了更多選擇并不意味更輕松,就像是以前的手機,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等等,各家都是不同的系統,直到安卓將其統一起來,但是大家又發現了統一的便利和代價,在谷歌的瀏覽器方面也是,都有人在成為新的勇者。
如果不理解國外為什么不適配鴻蒙,可以這么想一下,現在國外有個叫作 Ladybird 的瀏覽器內核項目,假設現在需要為這個還沒啥市場占比的瀏覽內核,叫國內的開發者都盡量單獨優化一下網站的代碼,相信許多開發者都要罵人了。
這么說來,歷史在這手機系統這個新生事物上,未來想必也會是循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是好在總體是前行的,雖然感覺過去了很久,但是智能手機系統的年齡還沒有隨便一個大叔的年齡長,隨著可搭載硬件的增加更新,后續會更精彩。
作為便攜計算的中樞,手機在未來必然承擔著腦機接口,虛擬現實設備,個人服務終端,云端數據連接器等作用,洗牌的機會肯定會有,但不會那么快到來,就目前的分布式想法來看,鴻蒙偏向于“戰未來”的系統。
比起“強兼”安卓,接下來一兩年更有看點的是,iOS和安卓朝著除了AI以外的什么方向更新,而鴻蒙Next又會拿出什么不同的東西,反正大家不可能集體擺爛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