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學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到了初中真的會垮掉。
1、英語
期中考試后,慘不忍睹的分數(shù)讓多少老師、家長和孩子都崩潰了!
新初一教材改版后,難度加大了不是一星半點兒。甚至很多初三的內(nèi)容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了初一教材中。那些小學英語水平一般的孩子全都傻眼了。不認識,看不懂,跟不上,問題一大堆。
如果不想讓初中英語拉胯,小學階段,一定要給英語多分配一些時間。盡可能地往上拉高英語水平。
比如背單詞,單詞量大了,孩子閱讀就不會出現(xiàn)畏難情緒。最好能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把中考單詞過1-2遍。
要加大閱讀量,單詞都認識,還是讀不懂,就是孩子的理解水平不到位,大量的閱讀可以提高孩子的英語語言組織水平和理解能力。時文、新概念、RE、英語報或者初中閱讀理解都可以拿來給孩子讀。最好能精讀,將不會的單詞摘抄,長難句分析成分,提高閱讀能力。
最好能過過語法,將語法知識系統(tǒng)學一遍,這樣孩子在初中課堂上理解能力會提高很多,孩子也會更自信。
2、閱讀
為什么有的孩子到初中覺得小四門太難,作文寫不出內(nèi)容,物理化學總是不理解。原因之一就是小學時期的閱讀量太少了。
孩子知識儲備量不夠,上課時接觸的都是全新的知識點,孩子很容易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對授課內(nèi)容反應不過來。光背這些瑣碎的陌生知識點就能讓孩子已崩潰。
閱讀量少會導致孩子理解能力差,分析能力不足,在語文閱讀理解,寫作文筆上會很吃虧。
小學時間充足,務必讓孩子多讀書,海量閱讀,歷史,地理等科普書要大量接觸。散文類的書籍到了五六年級后也要開始加入,尤其是男孩子,在散文的理解分析上本來就吃虧,如果讀得少或者沒讀過,你會發(fā)現(xiàn)在揣測作者背后深意的時候,他從來都答不到點子上。
3、運動
凡是小學沒有養(yǎng)成運動習慣的孩子,到了初中后會很吃虧。
首當其沖的就是腦力跟不上!
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和康乃爾大學曾經(jīng)聯(lián)合做過一個“人類腦計劃”的研究,最終發(fā)現(xiàn):堅持運動可以明顯增加大腦神經(jīng)纖維、樹突、突觸的數(shù)量,促進大腦的發(fā)育,提高記憶。
運動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放松緊張的神經(jīng),帶來愉悅的心情。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在運動中,不斷地強化大腦的成長,誘發(fā)神經(jīng)新生,促使海馬體中產(chǎn)生新的腦細胞,同時讓人的前額皮層發(fā)生變化,從而提高了孩子的記憶力和專注力。
初中學科多,任務重,用腦量很大。一天到晚悶頭學的孩子時常會感到昏昏沉沉,大腦停滯不動,記憶變得吃力。而那些喜歡運動的孩子,會通過運動來讓大腦松口氣,運動產(chǎn)生的多巴胺會讓大腦更興奮,更清醒。
其次就是體力不足。
到了初中學習緊張進度快,如果孩子身體弱,三天兩頭就感冒生病,還怎么投入到學習中呢?
而且中考體育分數(shù)不少,如果孩子沒有運動的習慣,就不得不在初三時期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專門搞體育,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反觀那些從小就堅持運動的孩子,身體素質(zhì)好,抵抗力更強,每天都活力滿滿,精氣神特別足!
最后就是耐力不足!
運動少的孩子越到后面越覺得腦子不轉(zhuǎn),身體吃不消,遇到困難打擊很容易崩潰。而經(jīng)常運動的孩子,早就經(jīng)歷過失敗挫折,摔倒流血,尤其是打過比賽的孩子,抗壓能力和抗挫能力都比一般孩子強,在中考的重壓下,這就是很大的優(yōu)勢!
孩子到了五年級左右,就已經(jīng)很難說動他去動一動了。所以在五年級之前,家長務必要多帶孩子跑出去運動,跑步,跳繩,游泳,有條件就從小學一個運動,并且堅持下來。
小學六年時初高中的基礎,這句話真的有道理。等到了初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在小學養(yǎng)成的習慣,積累的知識,學到的能力到了初中后就會爆發(fā),成為最強輔助。如果小學瘸了腿,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就要費勁百倍的口舌和耐心引導孩子,還很可能換來的只是一記白眼。
想讓孩子初中不被甩掉,小學趁孩子還能聽進去的時候,務必要重視規(guī)劃和各方面的培養(yǎng)。為初中打下扎實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