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開國第四大將陳賡與第五大將譚政,軍迷們想必都十分熟悉。但對這兩人之間有著怎樣的淵源傳奇,有著怎樣的相知相交,相信不少人不甚了了。實際上,他倆的淵源傳奇非常精彩。“唯楚有材,于斯唯盛”,“無湘不成軍”,這些話套用在陳賡和譚政身上,非常貼切適合。這種貼切適合,主要基于這樣幾點:
第一,陳賡與譚政:既是同鄉、又是同窗、還是親戚。
陳賡與譚政兩人都是湖南湘鄉人,兩家相距也就是五公里左右。陳賡出生于1903年2月,而譚政則是1906年6月。陳賡的祖上為湘軍將領,譚政的祖上為書香之家。兩家不僅從祖上起便多有往來,而且還是世交。即便到了陳賡和譚政這一輩,兩家依然經常交往,這使得陳賡和譚政兩人從很小開始,便有很多的接觸。
當時,譚政所在的南竹山村,辦了一所遠近極為有名的國民小學。所聘請的老師在當地都是很有名氣的。于是,陳賡也慕名來到這所小學讀書。這樣,陳賡和譚政便從相交好友,進一步成為了同窗好友。在校期間,由于陳賡比譚政大幾歲,所以他對譚政照顧有加,反過來譚政對陳賡敬重有加。
陳賡與譚政的交好,還因一事而遞增。初級小學畢業后沒多久,譚政便與陳賡的四妹秋葵訂婚。這門親事在當時看來絕對是“門當戶對”。又過幾年,及至譚政長到18歲時,便與15歲的秋葵完婚。這樣一來,陳賡與譚政不僅是同鄉、同窗,更因陳賡成了譚政的“大舅哥”,而又多了一層親戚的關系。
第二,陳賡與譚政:一個軍事一個政工,都有著各自領域的傳奇。
論起我軍高級將領的傳奇性,陳賡絕對榜上有名。這種傳奇,主要是基于:
一是陳賡黨內的資歷很老,1922年即入黨,這個入黨時間甚至早于好多開國元帥。
二是陳賡是純行伍出身,1916年他剛13歲時便投筆從軍,編進湘軍魯滌平部第6團2營當兵。黃埔軍校開辦時,陳賡成為第一期學員,并在學校時便聲名赫赫,成為著名的黃埔“三杰之一”。
三是陳賡曾干過特科,這一特殊經歷使他膽大心細、機敏睿智,期間陳賡曾營救過任弼時,幫助過關向應脫險。
四是陳賡差一點便遭張國燾的毒手,長征后期陳賡被派往四方面軍,受到張國燾的打壓誣陷,最后幸得周恩來的接應才化險為夷。
五是陳賡在抗戰時率386旅大殺四方,馳援娘子關、設伏響堂鋪、破擊正太路,令日軍聞風喪膽。
六是陳賡在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剛開打時聞夏、同蒲、臨浮三戰三捷,受到中央軍委通報表彰,陳(賡)謝(富治)集團鏖戰中原獨擋 一面,陳毅一度稱陳賡是與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粟裕一同并進的第五個軍事家。
我們再看一下譚政。論起我軍政工戰線上的旗幟人物,譚政可以說是僅次于羅榮桓的第二個代表性人物。祖上的書香基因沒少傳承給譚政,這一點使他成為我軍不可多得的大“秀才”。
三灣改編時,譚政即是毛澤東主席的秘書,這也是有記載以來主席的第一任正式秘書。主席的《井岡山的斗爭》,便是由譚政工工整整地抄寫的。
古田會議時,作為紅四軍軍委秘書長的譚政,主席專門指派他參加了《古田會議》的籌備工作,譚政還參加了不少重要決議材料的研究起草工作。
在向抗日戰爭轉變時,譚政撰寫的《關于紅軍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見》,被中央加按語轉發,稱他的文章“對我軍政治工作從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戰爭的轉變,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延安抗戰時期,譚政受中央委托研究起草的《關于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被認為是繼“古田會議”后的又一“重要歷史文獻”。
解放戰爭時期,作為東北野戰軍的政治部主任,譚政在東北組織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新式整軍運動,這一運動不僅為遼沈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其經驗還向全軍作了推廣。
第三,陳賡與譚政:分列開國大將第四第五,真有一個靠后一個靠前之說嗎?
根據檔案史料記載,元帥和大將軍銜是由中央書記處提名,政治局討論決定的。這說明元帥和大將軍銜的評定,其權威性嚴肅性是不容置疑的。
不過,盡管過去了快七十年,還是有不少軍迷們對大將的排名提出了仁者見仁式的看法。總的來看,對于陳賡位列大將第四名,沒有什么疑議,反倒是認為名次有些靠后。或許軍迷們在論起排名時總是不自覺地把戰功因素加重,總是覺得在指揮打仗和建立戰功方面,陳賡應該是僅次于粟裕排名第二的大將。這種觀點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帥克覺得,1955年大授銜是我軍建設史上的一件大事,必須放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來思考,必須站在主席這個統帥的視角來體悟。
我們看,除粟裕外排在陳賡前面的徐海東,他是被主席稱為“對中國革命有過大功”之人,在黨和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屬于張國燾紅四方面軍系列的紅25軍軍長徐海東,竟能毫不含糊地支持黨中央和毛主席,竟能在中央紅軍“揭不開鍋”的時候拿出7千家底大洋中的5千,這些動作絕非常人做得出。偉人過了二十年在大授銜時仍把這一問題看得很重,并在徐海東自認授大將軍銜過高的情況下,仍授其大將軍銜且排名第二,這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功過分明的一面。我們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
至于黃克誠也排在陳賡的前面,從兩人的任職經歷上看,無論他們從紅軍時期,還是抗戰時期,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的經歷看,基本上不相上下。雖然指揮打仗和戰功方面陳賡多于黃克誠,但與陳賡任副總長的現時職務相比,黃克誠任軍委秘書長之職,顯然給其排位加持了不少的分值。
對于譚政排名開國大將第五,有的人覺得略微靠前了些,覺得肖勁光的排名應與譚政倒換。單從資歷上講,肖勁光的資歷老于譚政。帥克覺得兩人誰排在前面都可。但既然中央書記處最終這樣排名,肯定有它的道理。要知道,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譚政排名靠前于肖勁光,便同元帥排名羅榮桓靠前于徐向前、聶榮臻如出一轍。還有就是,譚政時任總政第一副主任,而肖勁光時任海軍司令員,這也應是排位考慮的一個重要現實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