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虢季子白何人?
那這位虢季子白是誰呢?
“虢”是國名,歷史文獻里有多個虢國,結合出土于寶雞,是周初封于寶雞的西虢。
“季”是排行,所謂“伯仲叔季”,季是兄弟中最小的那個,這里的“季”是虢國的伯、仲、叔、季四族中的一族。
“子白”是名字。
關于銘文的釋讀和“子白”是誰?學者觀點不一,主要有以下觀點:
1、子白是西虢國君,于周宣王時期伐獫狁。
2、子白是西虢國君,于周夷王時期伐獫狁。
3、子白是西虢國君之子,于周宣王時期伐獫狁。
第一種是主流觀點。
五、虢國往事
典籍上記載的虢guó國可謂紛雜不清,國名就有“東虢、西虢、南虢、北虢”,隨著建國后的考古發現和梳理,現在對虢國的歷史大致厘清。
虢國是西周初期分封的諸侯國。周代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即把周王的親屬和功臣分封到各地,以拱衛天子,平定地方。共分封了七十一國,其中姬姓諸侯國五十三家。
虢[guó]國就是姬姓諸侯國,是周文王兩位弟弟的封國,他們哥倆叫虢仲和虢叔,分別被封于陜西寶雞,即西虢,和河南滎[xíng]陽,即東虢,至于具體是誰的封國,爭論未明。
西虢拱衛周王室,政治地位顯赫,《左傳》記載,西周初虢叔、虢仲就位列文王卿士,其后代也有多人位列三公,備受周王朝的重用和信任。
隨著時間的流逝,各個諸侯國間的兼并戰爭愈演愈烈,東虢在春秋早期周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被鄭武公所滅。
西虢則遷國到河南三門峽一帶,又繼續存在了一段時間,就是歷史上記載的南虢和北虢。
南虢北虢就是一國,因為地跨黃河兩岸,所以被分別稱為南虢和北虢。
黃河北岸稱“北虢”或“下陽”,被晉國在公元前658年攻滅,此時虢國尚未滅亡,在黃河南岸茍延殘喘,稱“南虢”或“上陽”,三年后(公元前655年),晉國再一次進攻虢國,滅掉了上陽城,虢國君主出奔京城,虢國至此滅亡。晉國滅掉虢國的戰爭中產生了兩個成語:“假道滅虢”和“唇亡齒寒”。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河南三門峽發現了虢國墓地,出土了豐富的文物,其中2001號墓地的銅器上多次出現“虢季”的名字,其為虢國的一代國君。
六、結語
盤是水器,在沃盥之禮中承接傾倒下來的廢水,一般的盤直徑在30~40厘米,高十幾厘米,就足夠使用,而虢季子白盤這樣大,令人聯想現代的浴缸,所以有人推測它是泡澡洗浴的澡盆,但缺乏文獻和其他器物的印證,而且這樣記功性質的銘文出現在澡盆上也顯得不太莊重。
虢季子白盤是一件非典型性的青銅重器,它紋飾優美,氣魄宏大,銘文精美,朗朗上口,蘊含了周朝的禮制觀念、文化理念,體現了當時的社會關系,兼具藝術和歷史價值,是難得的瑰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