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年
在國內橫行20多年的BBA終于不香了!
此前,在國內傳出多家BBA的4S店倒閉破產的消息,從寶馬全球首家5S店閉店,到天津最大奧迪4S店倒閉。甚至還有多家4S店跑路的消息,徹底揭開BBA最后的“遮羞布”。
在這個百年汽車產業大變局的情形下,曾經的“德系三杰”直接崩盤。
在電動汽車橫行的時代,BBA終于跌落神壇了。在BBA終于銷量大跌的時候,經銷商也開始尋找后路了。
近日,有消費者去經常去的4S店買車,本來想買輛BBA中的一臺,結果進門發現店里在賣問界。
1.BBA倒下 新能源崛起
近一個月,不少國內此前BBA裝修風格的“華為系”汽車門店在國內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傳統豪華汽車經銷商集團紛紛終止了旗下部分BBA等傳統豪華品牌的經銷授權,而這些經銷商主要包括中升集團、永達汽車等,開始爭相轉投到了問界、蔚小理等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旗下。
這樣的現象在多年前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當時的BBA對于經銷商來說就是“印鈔機”,每個月的售后都有好幾百萬,規模大一點的4S店,年盈利都能達到五六千萬元元甚至上億。但是,如今卻再也沒有這樣的景象了。
隨著國產新能源汽車站起來,原來的BBA終于不香了。有門店表示,自己的門店開業一年多,一直做奔馳的品牌,但是始終不賺錢,賣一臺奔馳車還要虧2萬元,而門店占地2000多平,前期已經投入2億元,如果不轉型就只能死,再加上跟奔馳就授權問題一直沒能談攏,所以轉向利潤更高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很多傳統的4S店都在紛紛進行改革,有的店鋪剛剛開始轉型,有的已經轉型一個月了。而轉投到新能源汽車品牌旗下,對于很多4S店來說,門店不用背負庫存和促銷帶來的資金壓力。
尤其是問界,有4S店表示,轉售問界后,開業第一周就拿到幾十份訂單,有的剛開業不到一個月,就賣出去100多輛。
近期,國內第一汽車經銷商中升集團也表示,已經獲批AITO問界門店超過48家。而問界與中升集團談的新車固定返傭點是4.5%,有的4S店賣出去一輛車差不多能拿到提成1000元。
畢竟,對于賽力斯,中升手中還有不少豪華車的客戶,降低不少銷售費用,并且比起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利潤也更加可觀。在業界,想拿到問界的門店授權,也沒那么容易啊。
2.豪車品牌扛不住了
今年以來,為了汽車市場的份額爭奪,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開啟了一系列價格戰。
BBA今年已經對旗下的車型多次下調價格,終端價格動輒優惠超過10萬元,比如寶馬5系優惠可超15萬元,落地僅約30萬元;奔馳C級終端降價幅度超40%;奧迪A6L終端降幅也超30%。
但是,沒想到市場份額依然被新能源汽車不斷侵蝕。在乘聯會發布的數據上,10月份豪車品牌的零售份額下降4個百分點,僅剩下9.2%。傳統豪車的份額下降明顯。
前三季度上,寶馬在華銷量下滑13%至52萬臺;奔馳在華銷量下滑10%至51.22萬臺;奧迪在華銷量下降8.5%,約47.72萬輛;而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也大幅下降29%。而在第三季度上,BBA在華的銷量進行進一步下降。
對于BBA來說,全球銷量下降,于是開啟了價格戰。而寶馬在打了一段時間后,利潤要打沒了,退出了價格戰,沒想到更賣不動了,最后又不得不加入價格戰。
而不單單是德系汽車,日系汽車也是如此,在新能源汽車全面爆棚的時期,最先扛不住的就是日系汽車品牌。
日本汽車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下全面敗北,市場份額和銷量大幅度下降,包括大名鼎鼎的豐田、本田、日產、三菱和馬自達等車企。而最先扛不住的是日產汽車了,上半年凈利潤暴跌 94%,宣布全球裁員9000 人。
在國內,日系車2020年的市場份額是24%,今年已經萎縮至10.5%,全部被新能源汽車爭奪。
一些跟外資車企綁定嚴重的合資車,如今也要扛不住了,包括廣汽、上汽等品牌。
3.經銷商也在寒冬中掙扎
在BBA等豪車銷量大降的時候,很多4S店的經銷商也在硬抗。
今年以來,已經有不少豪車品牌的經銷商全面退出,像是保時捷,因為中國市場銷量失速,對于營業能力出現問題或欠佳的經銷商,都在及時關閉,還在全面精簡線下門店,計劃到2026年,僅保留100家經銷商。
而在很多一線、二線城市,已經由不少經銷商的4S店全面倒閉,永達汽車在去年開始就著手關閉虧損的店面,旨在提升門店經營效率,去年已經關閉了24家4S門店,大多數都是跟中高端燃油車相關的。而廣匯汽車去年也關閉了50家盈利較低的門店。
在寒冬下,所有的豪車品牌和經銷商都在掙扎。
從中升控股、永達汽車、美東汽車、正通汽車、和諧汽車等10家上市汽車經銷商集團2024半年報來看,有8家業績下滑,9家毛利下跌,甚至有5家是由盈轉虧,經銷商也不好過啊。而僅有1家經銷商,永達汽車是毛利率為正,其他都是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進銷倒掛、虧本賣車情況明顯。
如今的4S店,因為價格戰導致進銷倒掛嚴重,經銷商賣得越多虧得越多,又要面臨回款斷流,資金鏈斷裂的風險。2020年至2023年,國內有超過8000家汽車4S店退出市場,平均每年2600家,每個月退出216家,這樣的退出速度還在加速。
尤其是4S店的抗風險能力較弱,很多流動資金都是來自銀行,而此前就有不少4S店突然倒閉跑路的消息出現。
所以,在汽車行業百年大變局的情形下,有多少品牌能渡過難關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