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宣傳推廣是推動旅游業實現質效提升的重要驅動力。12月13日,2024年“水韻江蘇”國內旅游宣傳推廣案例交流分享活動在南京舉行,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川和中國江蘇網副總編輯仲曦出席活動并為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頒獎。
今年10月,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組織開展評選活動,從創新旅游宣傳模式、特色旅游品牌打造、旅游市場客源拓展和文旅融合創新實踐等類型展開角逐,經各市推薦、網絡投票和專家遴選等環節落定。在省文旅廳指導下,獲獎案例在用好各地旅游資源的同時,啟發江蘇旅游宣傳推廣模式創新發展思路,以示范意義助推江蘇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文旅推廣創新出圈
今年年初,多個城市文旅火爆出圈。從“水韻江蘇不散裝”到《我姓蘇》走紅網絡,“水韻江蘇”積極跟進熱點,讓江蘇文旅品牌深入人心,實現從擴大“聲量”到化“流量”為“留量”的轉變。本次評選中,“‘水韻江蘇’新媒體品牌營銷”案例入選十佳案例。
要引客入蘇,如何打動人心?省數字文化和智慧旅游發展中心牢牢抓住“水”這一江蘇最靈動、最鮮明的文化符號,著力打造“水韻江蘇”新媒體矩陣,推動江蘇優質文旅資源“出圈”。一方面,建設“水韻江蘇+”品牌集群,舉辦重大主題宣傳采風行活動,讓“一輪明月”熠熠生輝;另一方面發動自媒體聯盟成員持續展示江蘇各地文旅特色資源等內容,讓“滿天繁星”各美其美。系列宣傳活動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江蘇前三季度旅游業增加值對全省GDP貢獻率為10.2%。據銀聯商務數據統計,江蘇銀聯渠道異地文旅消費全國占比持續保持全國第一。
當“爆款”頻頻出現,網絡流量涌入文旅業,在熱度中搶抓流量“紅利”也成為各地探索的途徑之一。今年10月,央視攜手“與輝同行”舉辦的“閱山河·江蘇行”大型直播活動走進宿遷,活動進行全程直播,成為那一周全國性話題和網絡爆款活動。嘉賓朱廣權和董宇輝在直播中妙語連珠、金句頻出,網絡上引起廣泛的討論,讓宿遷在廣大網友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超6689萬人次觀看直播,這對宿遷塑造獨特的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無獨有偶,蘇州也進行了一次利用直播宣傳城市形象的探索。世界讀書日當天,蘇州舉辦“方寸之間 品讀蘇州”大型直播活動。直播穿梭于蘇州博物館等多個分會場,通過場景切換、嘉賓對話和視頻播放等豐富多樣的形式,系統全面地推介蘇州文旅產品和業態體驗。在直播活動和二次傳播的持續賦能下,“五一”小長假期間,十全街、山塘街、平江路、蘇州園林等文旅場所再度火熱出圈,吸引了超一千萬游客來蘇州旅游,助力蘇州上榜“五一”假期熱門城市第6名。
文旅品牌煥新出彩
品牌塑造在地方文旅產業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依托地方文旅品牌助力文旅發展?從此次獲選的十佳案例中可以看到,揚州、鹽城等地均做出了有益探索。
今年來,揚州抓住“文博熱”升溫機遇,聚焦“研學”賽道,著力打造“研學‘趣’揚州”品牌。揚州推出非遺之旅、工業之旅、文博之旅、詩詞之旅、運河之旅等5大主題共33條精品研學線路,將歷史人文、園林景觀、特色演藝、非遺工藝等文旅資源充分融合,豐富活動內涵。到現在已舉辦200余場,接待多批千人研學團、游客逾2萬人次,“研學之城”的城市印象已入人心。
有賴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鹽城打造“NICE鹽城”文旅品牌,點亮鹽城人氣旅游目的地。通過立體化宣傳渠道、創意化宣傳策略、多元化文旅供給和國際化品牌宣推,鹽城利用“文旅+”模式與科技、體育、攝影等領域跨界融合,研發特色文旅線路,制作《NICE鹽城》系列宣傳片等,呈現出一個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創新與活力共生共榮的“NICE鹽城”形象。今年上半年,鹽城接待游客量3213萬人次,同比增長51%。可見,鹽城旅游市場蓬勃發展,人氣旅游目的地建設取得實效, 正是對“NICE鹽城”品牌效應的生動詮釋。
精準發力拓寬市場
近兩年來,文旅界的“搶人大戰”在各地頻頻出現。十佳案例中,南京、淮安等地在精準定位、細分人群上持續發力,做出了有益嘗試。
“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當前演出市場持續火熱,往往一場演唱會就能帶來數萬客流。南京文旅策劃并實施一系列文旅資源引流活動,將演唱會觀眾轉化為城市觀光客。演唱會舉辦期間,南京文旅在緊鄰演唱會場地的銀杏里文化街區、青奧體育公園等地舉行宣傳活動,通過創意市集、互動體驗、媒體宣傳等多種手段全方位展示南京的人文景觀和現代都市風貌。南京文旅還通過創意市集展示各區文旅部門的文創產品、非遺技藝,以及提供景區景點優惠門票和南京游產品優惠套餐,深度展示南京的文旅資源。
和線下引流的思路不同,淮安文旅借助網絡平臺等效應,讓線上流量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線下游客接待量。圍繞“繽紛四季 嗨游淮安”新媒體宣傳品牌,淮安聚焦紅色、運河、美食、西游等淮安特色文旅產品四季特點,整合市內外達人資源,同步開展文旅促消費等配套活動,推動線上“流量”向線下“留量”轉化,實現品牌宣傳與市場營銷雙豐收。今年以來,結合淮安各季節主打文旅產品,組織“小黑諸鳴”等市內外優質旅游達人宣傳淮安文旅資源,同時發放各類消費券超1000萬元,推動淮安節日文旅市場持續升溫,實現了“五一”“中秋”“國慶”旅游人次均高于同期的亮眼成績。
在新媒體引客方面,南京浦口另辟蹊徑,聚焦社交感、存在感、氛圍感、松弛感、節奏感等“五感”體驗,推動文旅新媒體營銷傳播更具活力和溫度。創新運用互聯網思維,整合地區文旅資源,結合熱點進行高頻率、高流量地創作輸出,針對不同垂直群體開展精準營銷,并深耕“聽勸”人設,讓文旅傳播更有溫度。同時,浦口區文旅局結合精彩文旅活動,以“浦口文旅聽勸”的姿態塑造記憶點,引發本地市民區域榮譽感,推動浦口成為游客的旅游首選地。
文旅融合融出新意
在文旅業快速發展的當下,江蘇文旅錨定“水韻”特色,用“融”的理念激活文旅市場。
此次入選的太湖灣音樂節案例就是一個例證。在常州,嬉戲谷找到演出經濟與樂園的契合點,連續多年打造太湖灣音樂節,持續釋放“1+1>2”的效應。近幾屆太湖灣音樂節,眾多明星齊聚,吸引超10萬+的樂迷來到太湖灣度假區,其中超70%的省外人流,據初步統計來自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樂迷自駕前往太湖灣觀演。帶動周邊景點、酒店、交通等綜合消費超5億元,不僅實現收入爆發性增長,還讓太湖灣旅游度假區一躍成為國內年輕人旅游打卡的“網紅度假區”。
演出與旅游的完美結合實現了多方共贏,而在文旅融合的探索之路上,閱讀也以獨特的方式融入旅游。南京圖書館用“閱讀 +行走”的方式開展“沿著運河讀中國——水韻江蘇·文化走讀”活動,解讀運河水脈和文脈。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各市依托走讀形式,帶領讀者走入了更多文博場館及文化場所,極大地豐富了閱讀場景。五年來,該品牌秉承讓館藏資源活起來的理念,帶領讀者打開一本書,溫暖一處景,因為這處景,愛上一座城。
從文旅推廣創新出圈,到品牌煥新出彩,再到精準拓展市場以及文旅融合的深度探索,不難看出,獲獎案例展現了江蘇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和獨特魅力,更為未來的旅游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接下來,主辦方還將對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進行匯編,并通過新華日報、中江網、“水韻江蘇”公眾號等多渠道展示展播。今后,江蘇將著力探索旅游宣傳推廣新路徑,吸引更多游客走進江蘇,感受這片土地的魅力與風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