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績溪文旅
《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曾提及“豆腐之法,始于漢淮王劉安……”由此可見,豆腐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今,不論南北,不分老幼,豆腐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而對于伏嶺人而言,老豆腐卻不僅僅是種食材,更是被保存在歲月之中的“獨家記憶”。
伏嶺老豆腐相比于其他豆腐,最為特殊的便是它所用的水為七姑山山泉水。七姑山位于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水村南面。峻峭挺拔,七峰并列,懸巖絕壁,云靄飄繞,遠望如七姐妹聚首親昵,因此得名。七姑山,生態環境優越,其山泉水清澈純凈,口感清甜,是制作伏嶺老豆腐的重要原料。
對于伏嶺老豆腐的制作,許阿姨銘記于心,泡豆、磨漿、煮漿、點豆腐、壓制5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眼到、手到、心到。天拂曉,許阿姨便已將洗凈浸泡后的黃豆,加入特有的山泉水,研磨成生豆漿了,用竹舀將其用特制的布袋擠壓,潔白如玉的汁液緩緩流出,將其放入鍋內煮沸。“我這煮的溫度可有講究哦,是個手藝活!”許阿姨一邊撇去浮沫一邊興奮地說道。接著便進入到了最重要的環節“點豆腐”。將從鍋內舀出的豆漿,放到一旁冷卻,在最適宜的時機,緩慢多次地加入特制鹵水,用木質工具輕輕攪勻。神奇的一幕發生了,雪花狀的豆腐腦逐漸成形。許阿姨用勺子輕輕將其舀進已鋪好包布的木托內,蓋上木板,壓制15分鐘,豆香濃郁、口感豐潤的伏嶺老豆腐便在繁雜的工序中誕生了。
天初曉,許阿姨豆腐小院內便熱鬧非凡,村民們紛紛前來購買伏嶺老豆腐,他們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幸福的笑容。對于他們而言,伏嶺老豆腐是承載著美好生活記憶和鄉愁的美食。“平常都生活在城市里,哪能吃到這么地道的傳統美食,這次回老家,我特地來買,就為了嘗這一口!”遠道而來的方光樂激動地說道。一方小小的豆腐,滿足的不僅是食客的味蕾,更是在外漂泊游子的獨有情懷。
伏嶺老豆腐這一傳統美食的制作工藝,不僅體現了手藝人的匠心獨運,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近年來,伏嶺鎮不斷挖掘傳統美食背后的文化內涵,通過手工制作體驗研學等方式,向年輕人講述、傳授傳統美食的制作工藝,弘揚伏嶺本土傳統文化,推動“美食+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