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前幾日衡陽宣布套內面積計價后,又有一座城市宣布跟進!
12月17日,河北省張家口發布關于印發《關于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落實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標準相關政策,并取消商品房銷售價格限價機制,鼓勵實行“現房銷售”,逐步推進“取消公攤”!
不過,“取消公攤”與“按套內面積計價”依舊有所區別,但無論如何,對于買房人都是好事。
前不久我們對于政策已經有所分析,可以補充閱讀:取消公攤!1月1日起實施!
綜合來說,2025年對于可能大面積鋪開的按套內面積計價,有3點你需要提前了解:
第一:按套內面積計價不會大幅降低購房成本,但可以提高透明度
目前公攤所帶來的問題,更多的是公攤面積不透明,提高了購房、物業、取暖等成本。
而在公攤區域,有不少開發商都只能拿出一本“糊涂賬”,不少開發商都通過減配公攤區域來補利潤,在此作不點名批評。
站在業主的角度來看,甚至即便是公攤面積產生了如此高昂的成本,但通常公攤面積區域所產生的廣告、對外車位等利潤,并沒有分給業主。但公攤面積內產生的維修費用,卻還要業主分攤。
但是,也要打好預防針,一旦套內面積計價,那么房價或者物業費也會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二:取消公攤不代表沒有公共區域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取消公攤并不以為著取消公共面積或空間,而是解決了得房率和價格的問題。
但目前來看,取消公攤面積的城市來看,三四線土地價格較低的城市為主。
地價成本更高的一二線城市,在可預見的未來中,直接取消公攤的可能性還不算高,只能通過提高得房率來實現。
目前包括西安等城市,均是通過計容建面等方面都做了優化,提升項目得房率,間接實現"0公攤"。
第三:按套內面積計價是房市止跌回穩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過去,全國高層住房的普遍公攤在20-25%之間,部分超高層甚至會在30-35%。
自今年以來,廣東肇慶、湖南湘潭等地開始要求房企按住房套內面積(不含公攤面積)計價宣傳銷售;浙江杭州也出臺規定,杭州新成交宅地均可以享受面積認定新規。
甚至在今年早些時候,浙江單獨推出了一宗第四代住宅用地,明確指出:“空中花園不計入建筑面積和容積率,不參與相關配套指標計算,不計產權面積”。
其實不難看出,在這些改變之下一直有著官方的身影,這些改變不僅提供建好房子的前提,更可以刺激換房,有利于新房銷售。
最后,還有一些小問題也是需要保持關注的。
例如在套內面積計價的城市,此前已經銷售過的房子,包括物業費等是否也會有所變化?還是維持原狀?
最為重要的是,在房產市場現狀較為冷清時,也正是改變市場歷史遺留問題的最佳時機。
如果未來可以更進一步,通過提高住宅外挑陽臺占套內總面積的比例、放寬第四代住宅的設計限制等,既可以刺激購房者的置換熱情,也能利好市場,是絕對的“雙贏”。
或是可以按照“第四代住宅”用地的方式進行計算,不計入建筑面積和容積率,實際得房率不僅更高,也能讓業主對于公攤面積的負面情緒減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