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焦慮中砥礪前行。和之前做雜志人多勢眾有幾個骨干幫我鏟事兒不一樣,現(xiàn)在我就是“豺狼”。沒靈感了會回到我曾經(jīng)放任孤獨的地方,大阪,下了飛機就會聞到空氣里那種霉味。前幾天我去和人請益談個拍賣的業(yè)務,來都來了就帶同事吃了幾家名食肆。雖然不是東京畢竟也是第二大城市,拉面食堂有著最嚴格的排隊操守,負責接待的老修女仿佛教導員般指引著眾生排隊的順序,甚至對隊形也有苛刻的要求。
看著她絲毫沒有察覺的無差別裝逼帶個酒瓶子底眼鏡兒還對我大腿指手畫腳我真的很想動粗。你鴨是阿呆嗎?裝逼不累嗎?當我沒混過谷四啊?
這群損色在定休日休息在工作日上班日復一日,雖然味道沒有好到天上去,但一定是穩(wěn)定的。不過彼時我還沒有意識到這種“穩(wěn)定性”的重要。直到昨天。昨天,是冬至。
作為一只野生的廚神,我精通中西很多種料理。通常我都是知行合一想做就做。但昨天做了一天小鴨子之后,想吃酸菜餡餃子了就只能點外賣了。電話問了幾家“手工現(xiàn)包”為賣點的貴價鋪子還有沒有庫存,結(jié)果驚人的一致:“冬至買餃子的人多,當天一律不現(xiàn)包、改為凍餃子直出,您要幾盒?”魯迅先生曾對這種現(xiàn)象做過解釋:節(jié)操特么碎一地啊。哥哥們底線呢原則呢?加班加點一個冬至能發(fā)家致富啦?
這事兒冬至這個事兒擱島國人身上,無外乎要么繼續(xù)手工包啊包,無數(shù)人排成幾百米長隊無限制地等,老齡化社會最不缺時間;要么店主較為任性餡料有限,早早賣完當日份量收工不做closed,禮貌到位還會安排一個歐巴桑135°鞠躬,嘴里念叨“四姨媽仙”俺們產(chǎn)能有限明日請早。
雖然我也瞅島國做餐飲的不順眼,但我相信真不會提前包好當天賣凍的。手工現(xiàn)包是賣點,原則是用來堅守的。用來一次次打破的叫謊言。島國人的“軸”“死性”和“笨”在我們的“機靈”襯托下有了可敬的一面。普遍歐美喜歡島國瘋了一樣死了都要去餓死也要等,這種狂熱期待與崇拜也部分地來源于對“極致的秩序”的認同。誰來,該等就得等。我們的公平和平等則體現(xiàn)在最近的新聞熱點上:爾濱對本地人愛答不理、對南方小土豆奉若上賓。算了咱還是去淺草寺看穿衣舞算了,門票只分男女不分島國人和外賓。
從長期來說水平的高低對于品牌塑造來說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穩(wěn)定性和一慣性。一時做得好是遠遠不夠的要持續(xù)做得好、穩(wěn)定地持續(xù)地輸出才能成就偉大。你看現(xiàn)在斯沃琪集團也不辦表展了,歐米茄隔三差五在在公眾號上發(fā)點驚喜,又海馬又是超霸的,還讓不讓人存點兒錢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