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蔣介石當上了剛剛成立了黃埔軍校校長,并利用黃埔學生軍在后來成就了自己的軍事集團,東征、北伐、蔣桂戰爭、中原大戰,蔣介石利用黃埔集團創造了一個全盛的國民黨軍事集團。
如果單純從最終結果來說蔣介石的軍事才能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短短數年時間就無中生有的創造了一個蔣系并在后來的中原大戰中徹底打敗了其他軍閥,奠定了中央軍的統治地位。
但是說起對蔣介石評價,民國同期的各個大人物卻都十分不屑,毛主席說蔣介石是草頭將軍,因為將上面一個草字頭。白崇禧則評價蔣介石的才能只能當個步兵排長。
那么蔣介石的軍事才能究竟怎么樣?為什么這個步兵排長能夠擊敗白崇禧這個小諸葛?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蔣介石的軍事能力。
一、戰術指揮能力差勁
實事求是的說蔣介石的一線指揮能力不是一般的差,雖然蔣介石說起來還是保定軍校生、日本留學,但是1907年老蔣考入保定軍事學堂還沒學習多久就去了日本,在日本士官學校蔣介石也只待了六個月就再度回到國內。
這就導致蔣介石看似是保定畢業、日本士官學校留學,但是并沒有接受完整系統的軍事教育,本身的軍事素養只能說一般。
其中表現最明顯的就是東征,1925年2月廣東大本營決定進行東征討伐陳炯明,以黃埔軍校學生軍和粵軍為右路軍,這部分部隊由蔣介石統領,第一次東征依靠黃埔學生軍的敢打敢沖還取得了一定戰果。
但是第二次東征,蔣介石直接將東征軍主力指向陳炯明的老巢惠州,經過兩天激戰部隊損失慘重才攻下惠州城。
結果還沒等蔣介石站穩腳本,第三師就被叛軍陳炯明的主力包圍在華陽附近的塘湖地區,老蔣急忙援助結果被別人打了個突襲差點連蔣介石自己都英勇就義。
后來在解放戰爭中蔣介石也經常越過一線指揮官直接指揮部隊,這導致國民黨許多將領都將蔣介石的電報視為死亡電報。
其實從這些例子就可以看出來蔣介石本人的一線軍事指揮能力其實并不強,他沒有太強的軍事天賦可以從容指揮一線部隊,完成各種戰術部署,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白崇禧評價蔣介石只能當個步兵排長確實沒錯。
蔣介石因為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在國民黨中又爬的太快,導致根本就沒有太多一線指揮戰斗的經驗,當個步兵排長確實綽綽有余,但是當個團長、師長就不太夠了。
既然如此,為何蔣介石又能在中原大戰中打敗白崇禧、李宗仁、閻錫山等各地軍閥呢?這就不得不提到蔣介石確實具備一定的戰略部署能力。
二、戰略部署能力優秀
1927年伴隨著北伐結束,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隨后二次北伐打到了北京城,讓北伐軍名震全國,中國也名義上完成了統一。
但蔣介石此時只能算是一個名義上的領袖,南京政府內有汪精衛等一干元老和蔣介石作對,外有閻錫山馮玉祥等眾多諸侯,形成了蔣、桂、馮、閻四大新的軍事集團。
蔣介石主導的南京政府試圖通過改編全國軍隊來完成統一但是遭遇了各大軍閥的不滿。閻錫山,馮玉祥等人聯合發起了挑戰蔣介石統治地位的中原大戰。
中原大戰一開始蔣介石可以說是占據了劣勢的,蔣介石的中央軍和投靠他的雜牌軍總共就三十多萬,但是反蔣聯軍有近80萬的兵力。
在一開始的蔣桂戰爭中,蔣介石抓住桂系三大巨頭兵力分散的薄弱之處,迅速出擊很快就擊敗了實力最強的桂系集團。
隨后馮玉祥等軍閥參戰,反蔣聯盟實力大增,中原大戰徹底爆發,在這場中原大戰中蔣介石展現出了自己出色的戰略部署能力,一方面依靠黃埔學生軍出色的戰術素養穩住戰局,雖然南北兩線作戰但是卻依舊能穩住。
另一方面依靠銀元開道,蔣介石暗中不斷收買各大軍閥的下屬,經過幾場戰斗竟然逐漸占據了上風。
蔣介石抓住各個軍閥互不統帥的弱點,1930年7月在津浦一線發動了全面反攻,一個月后成功擊潰閻錫山的晉軍,加上汛期導致晉軍死傷無數,徹底奠定了蔣介石的勝局。
隨后1930年11月,閻錫山通電下野,短短五個月時間,中原大戰就以蔣介石的勝利告終,蔣介石以一己之力擊敗了數個大軍閥,奠定了自己對于中央和全國的統治權。
在這場軍閥混戰中,蔣介石展現出來了出色的戰略部署能力,針對多個軍閥集中攻擊加上收買銀元開道,以弱勝強擊敗了所有人。
結語
總的來說,蔣介石的軍事才能是長于戰略而短于戰術,如果蔣介石不參與一線的指揮只是進行戰略部署,那老蔣和他的中央軍往往還能打得不錯。但是如果老蔣親自參與到了一線指揮中那就會是一個悲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