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啊,又是一年冬啦,大家注意保暖啊。
南方的冷,兩頭冷,中間又像過晚秋。
北方的冷,一刀切,冷到骨子里。
月初,學姐買了毛線,打算給我織圍巾。
恰巧,陰天。
我拿出火爐生了火,上面烤了核桃,巴旦木,花生,橙子。
溫度彌漫開來,堅果的焦香味散發著回不去的時光感。
學姐坐在沙發上,拿出她的編織神器,是那種專門給新手織圍巾用的工具。
她一邊看教程,一邊編織,我一邊敲堅果,一邊喂她吃。
學姐表情夸張,幾乎是吼著說,“你烤的太好吃吧,我第一次吃到這么好吃的東西耶!”。
雖說很虛偽,但我還是迷失在她的驚訝和夸贊中,灰頭土臉,心甘情愿的給她烤了更多。
當你所做的努力有了回應的時候,當她懂得用情緒價值供養你的時候,再苦再累也不覺得累。
我靠她身上看書。
橙子在火爐上被烤的滋滋作響。
學姐因為織錯了在拆線。
我說:“第一次織,錯了就錯了嘛,我又不嫌棄。”
她翻了個白眼:“你不嫌棄我嫌棄。”
說罷,她便繼續嘀嘀咕咕地拆線。
我嘿嘿傻笑,空氣變成了暖黃色,整個房間彌漫著溫暖,幸福的香味,滾燙又夢幻。
圍巾織了半個月,學姐每天睡覺前都會拆線,重織。
有時,我迷糊中醒來,她就端坐在我旁邊,打著哈欠織圍巾。
這一幕。
像極了我小時候醒來,我奶奶在我身邊納鞋底的樣子,心里暖得像烤熟的紅薯,香甜且柔軟。
02
她織到了十五厘米時,興奮地給我看。
沒花樣,但瓷實緊湊,圍著肯定扎脖子還不透氣,但我沒敢說,只能一個勁的夸她厲害。
結果,晚上繼續織時,線斷了,她懷疑,是我悄悄剪斷的。
我說“我沒事干跟一團毛線較什么勁?我一堂堂的正人君子,用得著在毛線團上動手腳嗎?”
她卻氣鼓鼓地挑起眉頭說,“你嫌棄深灰色不好看,嫌棄我織得丑!”
我哭笑不得,她就用很委屈的表情跟我摳細節。
原來,毛線剛買回來的時候,我說這個灰色怎么偏藍,不像正宗的灰?
她織的圍巾剛露出頭的時候,我說了是不是毛線太粗,才摸起來這么硬?
她通過這兩句話得出我嫌棄圍巾的結論。
最后,她干脆不織了。
女人,不想干一件事的時候,會掏空心思尋找蛛絲馬跡,然后把所有責任推給你,只為求自己心安理得。
不到二十厘米的圍巾,成了貓咪的墊子,貓喜歡得不得了,天天躺上面打呼。
上周六,我和學姐去了大鵬東山寺聽課,免費公益課,包吃包住。
我聽的是關于性格和身體的課程,學姐聽的是原生家庭的課程。
兩天一夜,給了我們很大的震撼。
學姐說:“我一直怨我媽,怨我哥,卻沒想過,那是他們的人生,我越界了,總想著改變別人,卻從未意識到,那是自討苦吃。”
她說,互動環節她上臺分享了自己的心結,看到臺下那些年紀更大、痛苦更深的人時,她的痛苦被弱化了,甚至有一瞬間,心靈的重負全都卸下了。
我卻覺得,那只是一個契機,在這之前,學姐一直在學習,在掙扎著走出執念,去和解,去釋然,她所有的痛苦都在為那一剎那的覺醒鋪路。
那一刻的醒悟,是她打破了輪回的怪圈,跳了出去,這一跳,她用了十多年。
03
我對身體的感知很麻木,忍耐痛苦的能力也很強。
這種麻木讓我忽視身體的警告,把痛感藏起來。
比如腰疼,胃疼,有信號時,我總是忍住,直到站不起來,吃不下東西,整個人都虛脫時,我才明白,身體才是第一生產力,在被學姐調養好之后,我又重蹈覆轍。
學姐搞不懂我為什么如此不在意自己的身體。
也許,從小到大,沒有人教我如何善待它。
我只知道透支、消耗,把自己當工具看。
上完課程后,我記住了一句話:“你的情緒不是產自大腦,不是心,而是五臟,每一種情緒,背后都對應著一個器官。”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大腦只是身體的接收器,這一觀點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長期封閉的感知之門。
從那之后,我一直感受著體內的活動和需求,破壞著腦海里沉浸式的想法。
學姐向來注重養生和健康飲食,但面對我這種粗暴的生活方式,她總是無力招架。
我們之間的輪回像是無解的困境——吃撐,胖了,沒衣服穿,減肥,再吃撐,開始又是同樣的循環。
人,要是找不到一個契機去打破輪回怪圈,真的會一直淪陷在痛苦中。
04
比如我,有時候學姐讓我線上買菜,她規定只買四種菜,我可能會買七八種,她只要拿菜我必然會挨罵,但依舊改變不了我多買的習慣。
前兩天她叫我買土豆,胡蘿卜,包菜。
我說只買三種對吧。
她說對。
我就想著堅決不多買一樣,我真的克制住了,只買了三樣,但土豆買了6斤,胡蘿卜4斤,包菜5斤。
她拿到菜,對著我又一頓臭罵,“我們是兩口之家啊,讓你買一次菜,我就得天天吃土豆胡蘿卜,我是兔子嘛,我是蝸牛嘛,我是一頭狼,一只虎,我需要吃肉啊。”
氣的她直跺腳,在購物的量上面,我們估計會一直深陷怪圈中。
每次去菜市場,她都是小額購物,比如,五毛錢的蔥,五毛錢的豆芽,一根胡蘿卜,一根玉米,五塊錢的肉...
我根本不好意思開口,真的開不了,這種感覺就像滅霸抓蚊子,難受。
輪回圈里之所以有痛苦,是因為看得見,但無法打破它,無法打破的原因就在于這是一種不痛不癢的痛苦,如果真是致命的痛苦,那這個痛苦肯定不叫痛苦,而叫覺悟。
兩個人相處,你會發現,很多瑣碎,不良習慣,并不是列出表格,或者爭個你死我活,大張旗鼓的改變,恰恰是在微不足道的細節中,給予她力量和支持,讓她自己去找節奏和覺悟。
比如我,家里的東西用完經常亂扔,一開始,學姐拼命教,教不會了就罵,罵不起作用,她就自己收拾,有時候我放回原位后,她就逮住我夸,慢慢地我就學著她的樣子,養成自己的習慣。
我的習慣和她的習慣重疊度越高,我們之間的默契度越高,默契度越高,給予彼此的能量就越足,就像現在的她,真的是打心底的去愛著自己,愛著我,我感受到她強烈的愛意后,會反過來更愛她。
這也是一種輪回怪圈,只是向上生長,見陽,能量足,兩個人就不會去爭吵,計較,而是會相互扶持,鼓勵。
最近看的書全是A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