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鳥資本
12月11日,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海安橡膠”)披露招股書。
據了解,海安橡膠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649.33萬股,擬募集資金為29.52億元。
但翻開海安橡膠的招股書,可以發現業績暴漲或是曇花一現,實控人上市前套現等問題比比皆是,難道上市只是企業的資本游戲嗎?
持續性存疑的業績增長
海安橡膠創辦于2005年12月,可以說是國內全鋼巨胎行業的龍頭企業,主營業務包括巨型全鋼工程機械子午線輪胎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及礦用輪胎運營管理業務,是自主品牌,獨立研發、制造和掌握核心技術的專業生產和翻新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的民營獨資企業。
海安橡膠IPO申請于2023年6月12日獲深交所主板受理,目前仍處于問詢階段。
從業績上來看,海安橡膠似乎有暴增的趨勢。據 Parker Bay Mining 網站公示數據,全球活躍的大型露天礦數量合計1615處,其中美國、澳大利亞和俄羅斯位列前三,分別為319處、214處和163處。
數據顯示,2021-2024年上半年,海安橡膠營業收入分別為7.59億元、15.08億元、22.51億元和10.71億元,前三期復合增長率為72.18%;同期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846.51萬元、3.19億元、6.36億元和2.91億元,前三期復合增長率為204.73%。
海安橡膠之所以表現出高成長性,主要是借助2022年國際三大輪胎品牌退出俄羅斯市場的空檔,海安橡膠大舉拓展俄羅斯客戶,境外市場已成為海安橡膠的重要收入來源。
數據顯示,2021年-2024年上半年,境外銷售占比逐年上升,分別為42.71%、65.19%、76.16%和74.42%。其中,來自俄羅斯的境外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67%、34.38%、49.58%和46.15%,增長較快。
此外,受國際局勢影響,其中的貿易結算風險也不容忽視。2024年三季度,海安橡膠營收和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29億元和1.8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6%和增長3.52%。此外,經營活動現金流為0.3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0.75億元下降52.76%。
所以,監管層對海安橡膠營業收入增長的可持續性抱持懷疑態度,要求其分析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以及說明公司境外銷售的可持續性,俄羅斯等地局勢變化對公司業務開展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而值得注意的是,海安橡膠在招股書中承認,若局勢升級,可能導致上市當年業績下滑超50%。
那么,面對這樣的風險,投資者是否還愿意為此買單?
IPO前夕實控人大舉套現
海安橡膠是由莆田人朱暉、朱金清、朱金林出資設立。
令人意外的是,海安橡膠在IPO前夕上演了一出股權“大騰挪”,實控人朱暉通過股權轉讓大舉套現。
據相關信息顯示,在 2020 年初,朱暉擁有海安橡膠100%的股權。2020 年 2 月,朱暉以10元/出資額的價格,把他所持有的海安橡膠的部分股權分別轉讓給了金浦國調基金、林志煌和廈門建極,此次的轉讓總價為 1.4 億元。
到了 2020 年 3 月,朱暉同樣以10元/出資額的價格,把他所持有的海安橡膠的部分股權分別轉讓給了張文謹、平潭澤榮,這次的轉讓總價為 2050 萬元。
在 2020 年 7 月,朱暉仍10元/出資額的價格,將其持有的海安橡膠的部分股權分別轉讓給了紅塔創新、紅創合志;并且在同一月,朱暉以8元/出資額的價格,把他持有的海安橡膠的部分股權分別轉讓給了員工持股平臺明道投資、明河投資、明匯投資,這次的轉讓總價達到了 1.284億元。
而在 2022 年 9 月,朱暉以每股 28.68 元的價格,把他持有的海安橡膠的部分股權分別轉讓給了恒旺投資,此次的轉讓總價為 8030.4 萬元。
也就是說,通過轉讓股權的方式,朱暉已成功套現3.69億元。
同時,正是由于股權轉讓以及后續海安橡膠引入外部股東等方式,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朱暉通過直接及間接的方式合計持有海安橡膠股權比例已從2020年初的100%下降至47.82%。
不僅如此,在2021年和2022年,海安橡膠還進行了現金分紅,兩年合計分紅1.39億元,占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總額的32.18%。
值得注意的是,海安橡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高位,數據顯示,2022-2024年三季度分別為4.88億元、6.26億元和3.53億元;同期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僅為1.59億元,而貨幣資金高達7.63億元。
不難看出,海安橡膠現金充裕,債務壓力也微乎其微,上市前夕還在不斷分紅,但海安橡膠本次IPO募資中3.5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不差錢”的企業,竟然還要募資補流,“先撈錢,后上市”的套路是否違背了監管層對IPO真實性和必要性的要求?
重要客戶竟成股東?
在股權轉讓前,朱暉是海安橡膠的唯一股東。
之后通過多次股權轉讓以及增資引入外部股東,目前共有27名直接股東。其中,包括2名自然人股東林志煌和張文謹,以及信暉投資、紫金紫海基金、揚中徐工基金、兗礦資本、江銅投資等。
值得注意的是,海安橡膠的股東似乎大部分來自于自身的重要客戶和供應商,并且這些股東進入后,對海安橡膠的采購額大幅增長。
比如:紫金礦業間接持股紫金紫海基金,其入股時間為2021年1月,在入股前一年、入股當年及入股后一年,海安橡膠對紫金礦業銷售金額分別為6502.59萬元、1.56億元和2.13億元,銷售規模持續擴大。
而江銅投資是主要客戶江西銅業控股股東江西銅業集團的全資孫公司,其入股時間為2021年5月,其入股前一年、入股當年及入股后一年,海安橡膠對江西銅業銷售金額分別為1781.81萬元、4433.8萬元和5545.06萬元,銷售金額同樣持續增加。
還有揚中徐工基金,其入股時間為2021年1月,其入股前一年、入股當年及入股后一年,海安橡膠對徐工機械銷售金額分別為3415.5萬元、5746.15萬元和8029.55萬元,銷售金額持續增加。
在二輪問詢函中,監管層再次要求海安橡膠說明,與客戶、供應商存在關聯關系的股東入股前后,客戶、供應商的采購單價、信用政策、支付方式、回款周期等是否發生變化,紫金礦業、徐工機械在其關聯股東入股后對公司采購額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與相關客戶、供應商的合作是否穩定、可持續,若后續相關股東退出是否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上市前夕套現,業績持續性存疑,海安橡膠到底能否上市,拭目以待。
※此文為翠鳥資本原創文章,未獲授權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