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明三譚文化紅色基因賦能鄉村振興
三譚文化源自佛山高明籍民主革命先驅譚平山、譚植棠與譚天度三位先輩,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敢于帶頭的紅色基因,引領著這片土地踏上鄉村振興與高質量發展的高速路。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三譚的事跡始終激勵著后人不斷前行。高明區政府精準捕捉到三譚文化的獨特價值,通過一系列舉措,將其與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深度融合,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同時,為鄉村振興與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紅色先驅鑄就輝煌歷史
三譚文化的歷史悠久。譚平山、譚植棠在北京大學求學期間,正值“五四”愛國運動爆發,他們心懷熱血投身其中,于天安門前振臂高呼,成為游行隊伍中的先鋒骨干。回到廣州后,他們憑借卓越才華創辦《廣東群報》,建立廣東共產黨支部,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建設奠定重要基礎。譚天度則扎根家鄉,以教育為陣地,傳播革命火種,后加入中國共產黨,肩負重要使命。他們攜手參與省港大罷工、第一次國共合作等重大事件,為中國革命事業立下不朽功勛。
文化傳承與場館建設
為紀念三位杰出革命家,高明區政府1997年籌備興建文昌塔三譚紀念館,1998年7月1日建成對外開放。該紀念館生動展示了三譚的革命事跡,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陣地。館內珍貴歷史照片和文物,無聲地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讓參觀者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輩崇高精神與堅定信念。
近年來,高明區政府加大紅色文化資源挖掘力度,成果斐然。2020年,高明區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標志著其紅色文化資源在國家層面得到了高度認可。在此基礎上,高明區政府乘勢而上,相繼建成高明區紅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完成譚平山故居的修繕及周邊環境整治提升工程等一系列紅色文博場館的建設與改造提升項目。這些場館成為了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游徑 —— 佛山粵中抗日歷史文化游徑的關鍵游覽節點,更在區內外收獲了廣泛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其中,三譚革命事跡展覽館的落成,成為佛山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核心場館之一。該展覽館還先后榮獲“佛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統一戰線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成為高明區紅色文化的耀眼名片。
新舊融合打造文旅特色精品
高明區政府積極推動下紅色文化與明城旅游資源緊密聯動。明城鎮作為“革命三譚”故里,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區政府發揮優勢,打造出多紅色歷史文化旅游路徑。其中,“三譚故里紅色文化旅游區”堪稱高明區的一張王牌景點。
該旅游區以三譚革命事跡展覽館為核心,將高明區紅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譚平山故居、明城老街“東門圩”紅色主題文化街區、紅色明陽歷史文化街區、文昌塔等多個紅色文化景點一線串聯。游客在此既能感悟革命精神,又能領略明城古城的韻味。
特別是東門圩百年老街,它與三譚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條老街見證了高明區的滄桑變化,也承載了無數高明人的記憶與情懷。近年來,高明區政府秉持創新發展的理念,對東門圩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升級。在保留原有歷史風貌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時尚元素,古色古香的騎樓街上,創意輕食、精品粵菜、時尚咖啡等與古老建筑相互交融,為街區注入了現代氣息,碰撞出奇妙的“化學反應”。紅色主題沉浸式互動體驗項目更是一大亮點,讓游客在輕松愉悅的游玩過程中,深刻領略紅色文化的魅力,實現了從被動觀看到主動參與的轉變。
三譚紅色文化與東門圩的融合是一場“雙向奔赴”,讓這條老街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這種創新的紅色旅游與歷史文化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極大地豐富了高明區的旅游業態。隨著東門圩街區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它正逐漸成為周邊區域游客短途旅游的熱門之選。無論是探尋革命歷史的足跡,還是體驗古色古香的街道風情,東門圩都能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
紅色文化助力鄉村全面發展
紅色文化的傳承與新時代文旅發展相結合,為高明鄉村振興與高質量發展打開新局面。明陽村作為“革命三譚”的故居所在地,無疑是高明區的一個典型紅色村落。近年來,明陽村依托紅色資源優勢,探索出鄉村振興新路徑。通過盤活閑置資源,打造出紅色書吧、紅星影院、紅星客棧等多個網紅打卡點,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集閱讀、休閑、交流于一體的多元文化空間。
紅色文化亦帶動了明陽村產業發展,隨著“1+N”紅色廉潔文化品牌影響力提升,明陽村迎來了人氣與財氣的“雙豐收”。此外,明陽村打造“產學研”一體化千畝農業精品園區、設立農產品展銷平臺,推介特色農產品,提高村民收入,增強村莊發展后勁。
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還促進了高明區文化產業的繁榮。高明區政府積極支持紅色革命歷史題材文藝創作,推出了包括紅色文學作品、紅色微電影和短視頻、紅色舞臺劇等多種藝術作品。同時,高明區政府還積極打造博物館群落和紅色文化精品路線,為游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旅游體驗。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征程中,佛山高明區以三譚文化為基礎,帶動全產業鏈的發展,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和模范作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而高明區正是以實際行動響應。三譚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僅僅是對歷史的尊重與銘記,更是將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鄉村發展動力的生動實踐,體現了對“百千萬工程”經驗的積極運用,即通過挖掘鄉村特色文化,推動產業、生態、文化等多方面協同發展。這種發展模式,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表明在新時代,充分利用當地文化資源,實現紅色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同時,也彰顯了政府在鄉村發展中發揮的引領作用,以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發展理念。相信在三譚文化的持續引領下,高明區將在鄉村振興與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邁進,以紅色基因鑄就發展新高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