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博士蘇珊·福沃特曾指出:“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積極的話可以讓一個孩子變得自信陽光強大,消極的話同樣可以讓孩子變得自卑懦弱畏畏縮縮。
這4句話,父母再憤怒也不要對孩子說,因為它們真的會毀掉孩子一生。
1、從沒見過像你這么笨的人。
凡是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會發現,你越罵孩子越“笨”,尤其當你痛罵孩子“笨的像豬一樣”“從沒見過你這么笨的人”“你怎么這么蠢”這類帶侮辱性的話時,孩子真的會如你所愿變得蠢笨,遲鈍了。
當你罵孩子蠢笨,孩子會感到絕望。他們會相信父母的話,忽視努力,忽視思考,將一切都歸因到自己蠢、笨、智商不夠用。
從此以后,你會發現,孩子在學習上真的越來越遲鈍,成績越來越差勁。
2、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這句威脅成為了很多孩子幼時的心理陰影。一聽到父母這樣說,他們就恐懼,發抖,生怕自己真的被父母嫌棄拋棄。因此很多孩子長大后會變成討好型人格,不斷討好他人換取別人的喜歡,不離不棄。
被威脅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內心脆弱,他們深陷內耗,不停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活得特別累。
3、你怎么總是......
“你怎么總是這么臟”“你怎么總是不聽話”這樣的話,就是在給孩子貼標簽。
心理學上有個“貼標簽”效應,就是指當一個人被貼上一種標簽后,他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標簽的內容相一致。
孩子還沒有形成自我判斷與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很容易因為信任而認同父母的說法,相信自己就是父母口中這么糟糕的人,而慢慢出現父母口中那樣負面的行為。這種標簽會貼在孩子身上,伴隨他一生。
4、你看看***,為什么不和他學?
《青少年藍皮書》做過一次關于“孩子最不喜歡家長說的幾句話”的調查。27.5萬個調查對象中,一半的孩子都選擇了“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strong>
孩子會認為父母只喜歡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而自己則被父母厭惡,自卑,敏感,膽小會刻到他們的骨子里,甚至和父母一生都隔著一道墻,
氣頭上的父母經常會口不擇言,為了解氣,什么話扎心就說什么。我們總覺得孩子還小不會記不住,不會往心里去。恰恰就是因為孩子年紀小,他們對父母是百分百的信任和愛,父母的口不擇言就會傷害他們最深!甚至會主動按照父母口中那個“很差勁”的樣子去成長!
《父母的語言》一書里寫道:“孩子從出生開始到他18歲離家之前,無時無刻不被父母的語言所塑造?!?/strong>
電影《花滑女王》中,娜佳從小熱愛花滑,但可惜天賦不佳。面試時,教練對娜佳的媽媽直言不諱:“你女兒的身體協調性很差”,明確指出娜佳不適合花滑。
然而媽媽卻告訴女兒“你是天生的冠軍,教練一眼就看出來了?!闭菋寢尩墓膭钭屇燃褞е@份信念,堅持不懈,最終成為了奧運冠軍。
與其抱怨,不如鼓勵;與其批評,不如打氣;與其比較,不如找到自身的優點。做個會說話的父母,你會發現孩子真的會越來越好。父母的語言充滿了魔法,會說話的父母,會給孩子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讓孩子努力向上生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