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dimir Stroozer|俄羅斯
文|若杉
01.想要
寫作營今天的關鍵詞是“想要”。
一個學員寫道:“我最想要的是一個完美的媽媽”。這個媽媽沒有身體的殘疾,可以與她一同出行不會被人側目;這個媽媽經濟富足,不會讓她整日發愁下一頓飯、明天的學費;這個媽媽能夠包容她,在她受傷的時候可以抱緊她,安慰她……
看到這些文字,我很心疼她,是童年太多的缺失讓她那么迫切的想要一個“完美”媽媽。
想要被愛、被照顧是人的本能,但是我們被教化的太多,不能貪心、不能抱怨、不能有不切實際的野心。
所以,學員在文章中寫到“這是一個我連做都不敢做的夢,是一個連想都不允許想的念頭,是一個會讓我自責內疚的奢望?!?/strong>
對自己最殘忍的事,莫過于連夢都不允許自己做吧。
02.改變
做咨詢師越久,越發現。
心理咨詢師真正能夠幫助到的,都是那些做好準備要改變的人。
一個人的改變通常分為兩步:
第一步:意識到自己應該改變;
第二步:做好要改變的準備。
大部分人,做到了第一步,并且自以為,做到了第二步。
03.問題
如果問題出在別人身上,雖然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問題無從解決。
如果問題出在自己身上,雖然自我評價受損,但是,問題至少有了解決的可能。
所以,別害怕自己身上有問題。
找到問題,解決問題。
沒什么大不了。
04.割離
時間過得太快。轉眼,工作室經營都快一年了。
到了決定是否要續約的時候?,F在的工作室,面積小了一些,想要換一個更大的,用起來更方便。但是去年,花了很大的心思布置這個工作室,待了一年,彼此有了感情。
有點不舍得。
我常常在想,自己是不適合斷舍離的。每一次扔掉東西,都有一種“因為沒有照顧好他們,要讓他們被迫離開我”的感覺。
我似乎很容易對一棵植物、一件舊衣物都會產生感情。疫情期間,工作室進不去,一直懸著心,擔心植物撐不過去。好在辦公室里的植物很爭氣,熬過了疫情,在春暖花開的日子,竟然越長越好了。
依然在搬與不搬之間糾結。有時候,不喜歡自己的情感泛濫。
但轉眼一想,大概是因為這樣的敏感和充沛,才讓我成了一名心理咨詢師,對來訪者有很好的感知力和共情力。
萬事其實都沒有好壞。我與心理咨詢,是彼此的選擇。
05.快樂
與共讀會的小伙伴一起讀歐文·亞隆的《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
書里,亞隆說,他和太太常常會自娛自樂的玩一個游戲,就是想象一組具有相似特征的人在一起開晚宴,例如一群壟斷者或者極端的自戀者,或者被動攻擊型的人,或者相反,邀請一群他們遇到過的真正快樂的人參加“快樂”晚宴。
對于其他的團體,他們能毫無困難地找到一組,但是對于快樂的人,他們從未能湊滿一桌。每次剛剛發現了幾個性格上樂觀快樂的人,把他或她放在候選人名單上, 可在繼續搜尋的過程中總發現某一個快樂的客人最終會受到某種生活困境的打擊,通常是嚴重的疾病或者是孩子和配偶的罹病。
這段話,給我很多的觸動。
我們一直在尋找快樂和幸福,甚至想要永遠快樂,永遠幸福。
但,這本身就是很虛妄的東西。
與困難共處,不斷地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才是生活的常態。
06.關系
人與人相處,是美好的事情,也是困難的事情。
有來訪者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受挫,問我:“可不可以切斷所有的鏈接,只與自己相處,少了許多疼痛?!?/strong>
我想了想,覺得這實在是因噎廢食的做法。
因為痛過,所以拒絕建立關系。干脆,卻拒絕了許多美好。
倒不如回過頭來檢視,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修正、調整、改進,盡可能的保留關系中美好的部分,盡少的體驗關系中的痛。
愛過,享受過。痛過,哭泣過。
我們在這熱氣騰騰的生活中修行,不輕易逃離。
———— e n d ————
預約咨詢,請掃碼添加工作室微信!
若杉
若杉心理創始人
暢銷書籍:《停止內耗》
《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
人生最大的理想:
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寫不同的文章
我們的咨詢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心理咨詢預約
微信預約:ruoshanxinli
電話預約:19910780529
選咨詢師請前往菜單欄”心理咨詢“欄
或直接聯系工作室:ruoshanxinli
小紅書@心理咨詢師若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