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梅花雪月間,梅清月皎雪光寒。人們大都不太喜歡蕭瑟寒冷的冬天,然而,冬天也有獨特的美景,那就是月下踏雪尋梅,雪月相映,月照梅花,這冷艷、清雅的景色堪稱絕美。
張孝祥,唐朝著名詩人張籍的七世孫。二十三年那年,他與陸游、楊萬里、虞允文、范成大一同參加殿試,其中的陸游被奸臣秦檜除名,而張孝祥卻是被宋高宗親自擢為第一。
張孝祥狀元及第后,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初入仕途的他,秉持了剛正不阿的風骨,全然不懼秦檜的淫威,上書為岳飛鳴冤,此舉招致了秦檜為主的投降派的嫉恨和打壓。
更為可惜的是天妒英才,像張孝祥這樣一位寧折不彎、肝膽皆冰雪的詞人,卻在三十八歲的盛年,在一次送別好友虞允文的途中,不幸中暑身亡,真是讓人不勝唏噓,徒留一聲嘆息!
張孝祥的詞大有蘇軾之風,一樣的豪放不羈,一樣的灑脫疏狂,但與蘇詞相比,他的詞更加蕭散出塵、更加飄逸婉麗,其中一首《卜算子·雪月最相宜》堪稱其代表作。詞作原文如下: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梅花發。
今歲早梅開,依舊年時月。冷艷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兒雪。
這首詞的大意是:
雪月皎潔,相互輝映,是冬日里的絕配美景。
而梅花和雪花都是清絕出塵之物,兩者相襯,可謂清絕。
記得去年,在江南看見雪的時候,白雪映襯著明月,明月又映照著盛開的梅花,那景色特別的冷艷、美好。
今年,梅花早就盛開在枝頭,依然驚艷,明月也依舊如同去年一樣皎潔。
明月依然照著梅花,冷艷出塵,十分亮眼,只可惜,和月“最相宜”的雪卻不見出現。
此情此景,只能十分惋惜地說一聲:只是欠了一些雪兒。
張孝祥這首《卜算子·雪月最相宜》是一首寫景抒懷詞。
整首詞開篇先總寫雪、梅、月三者相互輝映的絕佳美景,雪色與月色,仿佛是天地間最和諧的韻律,而輕盈潔白的雪花,與晶瑩剔透的梅花,又都是那樣清逸絕塵,雪與月、梅,相互成就,缺一不可,在寒冷冬日里共同勾勒出一幅動人心魄的畫卷。
接著,回憶了去年此時的情景,身在江南,漫天的雪花紛紛揚揚地灑落大地,月華如水,普照人間,一朵朵梅花也在枝頭悄然綻放。
然后,回到現實,今年的一樹梅花又早早地綻放,散發出清幽的梅香,月亮也還是去年那個月亮。
最后,以景結情,梅花是如此冷艷,月色下更顯得孤傲清絕,只是總感覺少了一點什么,是的,還少了一點雪花作陪。
全詞語言清麗,清新自然;飄逸婉麗,蕭散出塵;全是景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意境清幽,意味悠長。
突出特點是采用了對比手法,通過今昔對比,用去年雪、月、梅三者并存,相互輝映,營造出冬日時光里的一幕絕美景象,襯托出今年有梅有月,卻獨獨缺了雪的遺憾。
總起來看,張孝祥這首詞寫得清逸灑脫、婉麗動人,素雪、明月、寒梅都是那樣的清淡素雅,三者同框,應該是冬日里最美好的風景吧!徜徉于如此優美的意境里,同樣美得令人心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