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美國以涉及伊朗業務為由,昆侖銀行作為唯一實體,被列入“561清單”,被切斷了與SWIFT系統的聯系。
作為擁有全球擁有25000家金融機構對接的國際結算系統,一旦被其制裁等同于被國際金融市場孤立,在全球市場將舉步維艱,這也被國際市場公認為最嚴厲的非軍事制裁措施。
在被制裁前,昆侖銀行在銀行系統內并不出名,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最初是一家服務于石油天然氣行業的專業銀行,2006年6月6日在克拉瑪依市商業銀行成立,三年后,中石油通過增資控股對其進行重組。
2010年4月,銀行正式更名為昆侖銀行,并將總部遷到北京,開始了國際業務的籌備工作。
彼時的昆侖銀行在對外貿易中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門檻高、收費高、服務差、辦事慢”,首先,能夠在昆侖銀行開通賬戶就是難上加難,根據其內部相關要求,新客戶需要滿足較高的日結余量(千萬)和年度流水(億)要求,這使得開戶過程對于一般客戶來說相對困難,即便成功開戶,如果后續使用中無法達到要求,也可能面臨被強制關戶。
此外,其高額的手續費也冠絕各大銀行,通過昆侖銀行開戶進行收款的多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開設的電子賬戶,但這類賬戶的綜合手續費相對較高,且目前已不能收款。
可以說,昆侖銀行是在“一片罵聲中”逐漸成長起來的,2014年在中國《銀行家》雜志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綜合排名第12位。而昆侖銀行對于中石油的奇特功用,在于借其通道發放利潤豐厚的委托貸款,并與敏感資源地區進行資金結算。在中石油的帶領下,它走出了一條特別的石油銀行擴張之路,并且成為唯一一家經營伊朗業務的銀行。
對于中石油而言,“自己人”昆侖銀行絕不僅僅是一家普通的銀行,通過昆侖銀行,和敏感地區進行資金結算,這種獨一無二的渠道角色,讓其成為中石油龐大版圖中一顆無可取代的棋子。
在2012年被制裁后,由于受制于外匯結算問題,昆侖銀行不得不的尋找新的解決方案,而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往往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反而是最有效、最能解決問題的。
因此,昆侖銀行采用了一種古老的應對策略,即“以物易物”的方式解決與伊朗的貿易資金結算問題。
假設中石油向伊朗采購了100萬美元的原油,中石油并不實際支付這筆款項,而是通過昆侖銀行向伊朗銀行開出一個100萬美元的欠條。這樣,伊朗銀行就有了100萬美元的額度。
伊朗的商家若想向中國采購100萬美元的商品,他們只需將相應的伊朗貨幣里亞爾支付給伊朗銀行,并申請換取美元。
伊朗銀行隨后會通知昆侖銀行,將這100萬美元的欠條結清,昆侖銀行在接到通知后,會通知中國的出口商可以進行美元結匯。
最后,中國的出口商在接到通知后,可以向伊朗發貨,并在昆侖銀行完成結匯,獲得人民幣。
整個環節中,美元僅作為一個貨幣標尺出現,實際上并沒有任何美元進行流動,而是通過本國貨幣進行交易,從而有效的規避了美國的金融制裁。
除了在中伊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外,昆侖銀行在中俄貿易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銀行能夠正常處理涉俄業務的收付,無論是盧布還是人民幣都可以順暢結算。
在這過程中也產生了一個問題,由于伊朗貨幣貶值,政府嚴格控制市場貨幣的供應量,導致市場缺少資金,很多大企業都不能順利拿到貸款,從而使大的工程訂單和大的生產企業訂單都不能交易,進而牽涉到一些其他行業和訂單。
于是伊朗商人便對中國商人開具了相當于180天的信用證,在這期間供應商既可以拿到貨品安排生產賺取利潤,同時資金又不會產生利息,然后生產有了利潤后,180天已到,付款給中國的供應商。
但并不是每一個伊朗的單子都是信用證,由于伊朗長期受到經濟制裁,因此他們對信譽的注重程度更高于其他地區,伊朗公司如果想開出信用證,要向銀行提交很多資料,比如公司財務資料、運行狀況、固定資產、和銀行的關系如何、是否曾經有信用問題等。
即便如此,看起來這也是一個毫無任何保障的生意,昆侖銀行之所以敢想敢干,其大股東“中石油”的背書成為了關鍵一步。
舉例而言,中石油想要買伊朗的石油,伊朗方面則通過中石頭存入昆侖銀行的購買資金進行驗資,隨后再通過該筆資金采購相應的其他物資,這樣一來雙方通過昆侖銀行各取所需完成了其中的交易。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的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二期也于2018年3月正是投產運行,實現對全球各時區金融市場的全覆蓋,支持全球的支付與金融市場業務,滿足全球用戶的人民幣業務需求。
截至2019年末,CIPS系統共有33家直接參與者,903家間接參與者,分別較上線初期增長74%和413%,覆蓋全球6大洲94個國家和地區,CIPS系統業務實際覆蓋167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銀行法人機構。
根據相關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CIPS已累計處理各類支付業務金額約600萬億元。2024年,CIPS累計處理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金額175萬億元,同比增長43%。2022年至2024年,CIPS業務筆數和金額的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35%和30%。
昆侖銀行的成功也為其他中資銀行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即在面對國際制裁和金融限制時,如何通過創新的金融工具和靈活的業務模式實現穩健發展。昆侖銀行的這種“去SWIFT化”模式,有可能成為未來中資銀行國際化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昆侖銀行以其獨特的業務模式和成功的國際化戰略,成為了中國金融體系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面對國際金融制裁和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時,昆侖銀行展現出了卓越的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隨著中國與中東國家貿易關系的進一步深化,昆侖銀行的未來發展前景更加廣闊。昆侖銀行的成功不僅是其自身經營戰略的勝利,也是中國金融業在復雜國際環境中不斷前行的一個成功范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