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粘連,即Asheman綜合征,是一種子宮內膜損傷性疾病,常繼發于人工流產或自然流產。其主要癥狀包括月經異常、骨盆疼痛、不孕和流產等。近年來,隨著宮腔鏡手術的普及,宮腔粘連的發病率有所上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質量。傳統的宮腔粘連治療方法包括宮腔粘連分離、預防再粘連、修復子宮內膜等,但這些方法對于重度或廣泛內膜損傷的患者效果有限。干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型策略,為宮腔粘連治療帶來新希望。
臨床案例一
2011年,《J Hum Reprod Sci.》期刊上報道了利用自體骨髓干細胞實現子宮內膜再生的成功案例。一名重度宮腔粘連患者在接受干細胞干預后,子宮內膜增厚8毫米,并形成良好血管,最終成功受孕。
臨床案例二
2018年,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與南京鼓樓醫院合作開展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復合膠原支架治療復發性宮腔粘連的I期臨床試驗,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雜志上。
結果顯示,10名患者成功懷孕,其中8名已分娩,證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能有效改善復發性宮腔黏連患者病情。
臨床案例三
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的研究利用自體月經血間充質干細胞治療7名重度Asherman綜合征患者,5名患者子宮內膜厚度顯著增加,3名患者成功受孕。
臨床案例四
研究探索單個有核細胞移植治療難治性宮腔粘連的效果,發現6名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顯著增加,5名患者恢復了月經周期。
臨床案例五
2022年,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研究招募10名患者,接受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子宮內注射后,
3例宮腔粘連患者的月經血量有所增加,4例剖宮產瘢痕憩室患者的形狀和體積得到改善,且無任何不良事件,證實干細胞治療的安全性。
臨床案例六
ZHANG等研究團隊進行的搭載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膠原支架移植治療宮腔粘連的研究取得積極成果。其中,16例患者成功移植后,子宮內膜增厚,15例接受冷凍胚胎移植術的患者中,3例成功妊娠。結果顯示,該治療方法能增加子宮內膜微血管密度,同時增加雌激素受體α和黃體酮受體表達,進而促進子宮內膜血管生成,改善機體對激素的反應。
總結
隨著再生醫學領域的不斷發展,干細胞為宮腔粘連治療提供新思路,且臨床研究取得重大進展。隨著研究進一步開展,未來干細胞有望解決宮腔粘連臨床治療的棘手問題,攻克導致不孕的“絕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