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市場對蘋果iPhone16系列最大的看好,就是引入了Apple Intelligence應用,雖然是分階段引入的。不過,市場的表現似乎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華爾街本來希望蘋果能夠通過引入AI技術帶來銷量的暴漲,但事與愿違。
此前,有分析師表示,全球約有3億部iPhone在四年多的時間里沒有升級。隨著人工智能驅動的蘋果智能升級周期開始,蘋果公司在2025財年可能會賣出創紀錄的2.4億部新iPhone或更多。但是,蘋果在市場上的銷量變化并沒有按照分析師預期那樣迎來暴漲的機會。相反,來自高盛的分析師表示,蘋果在中國市場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它如何與那些價格低至168美元、并配備人工智能功能的中國品牌競爭是一個問題。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上周也預測,今年iPhone出貨量可能不及華爾街預期。他發文稱,2025年iPhone出貨量預計在2.2億-2.25億部之間。蘋果在與一些供應商討論今年的iPhone生產計劃時采取了“謹慎立場”。他還提到預期中國市場走弱,并對蘋果的人工智能功能會加快iPhone換機周期或提振其服務業務表示懷疑。
而且,有調查顯示,大部分iPhone用戶對蘋果的AI服務并不感興趣,換句話說,該服務并未能有效推動用戶更換新機的意愿。曾經,AppleIntelligence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Apple Intelligence的吸引力卻出現了大幅下滑。盡管蘋果一直致力于在AI領域進行創新和突破,但Apple Intelligence的市場表現卻并未達到預期。這一結果也引發了業界對于AI技術在消費級市場應用前景的重新思考。
日前,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了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報告稱,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年度下滑后,終于恢復了增長。全球智能手機市場2024年銷量同比增長4%,結束了2023年創下的十年來最低點。其中,蘋果iPhone的市場份額在2024年降至18%,而三星也出現了下滑。蘋果的銷量同比下降了2%,而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增長了4%。
或許是因為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佳,尤其是其AI落地中國市場還有一定的難度。為此,蘋果技術開發(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貿區注冊成立。業內普遍認為,設立新公司是為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入華“鋪路”,不過受制于數據監管和合作伙伴等因素,蘋果智能短期內仍無法面對大陸市場開放。最簡單的一個方面,就是蘋果和OpenAI的合作,在其Siri中引入了ChatGPT應用,但這個在中國市場落地就會受到監管的約束。
蘋果上海技術開發公司由蘋果南亞公司100%控股,注冊資本為3500萬美元,經營范圍包括軟件開發、大數據服務、數據處理服務和存儲支持服務。此次在上海成立的技術開發公司,未來是否將成為蘋果智能的運營主體,蘋果公司并未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蘋果公司正積極斡旋,爭取蘋果智能盡早入華,但面臨的問題卻不少。
根據國內監管要求,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向公眾提供服務前,應當進行安全評估,并履行算法備案和變更、注銷備案手續,而蘋果智能進入中國市場最便捷的辦法便是與國內大模型廠商合作。此前,市場都傳聞過蘋果和百度文心一言、騰訊混元大模型、字節跳動豆包大模型、月之暗面Kimi均有接觸,但并未公布最終的合作對象。據悉蘋果對數據流的應用和獲得有不少苛刻的要求,很多公司對此三緘其口不愿提及。
由于Apple Intelligence的落地一直沒有著落,對蘋果搶奪中國市場份額也帶來一定的影響。來自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AI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591%,說明AI手機應用基本已經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同時,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國家補貼已經把覆蓋面擴大至智能手機、智能手環等6000元以下的設備,蘋果iPhone的價格競爭力將進一步被國產AI手機削弱。在補貼方面,希望有關方面的政策能夠延續,也希望能夠更多地惠顧到本土企業。這樣才有利于本土企業的技術進步和投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