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好些人都在吐槽,
說美國降息利好美債,結果長期美債跌成了狗,
TLT一個月下跌 8%,而TMF則下跌 26%。
咋回事呢?
從過往歷史來看,美聯儲降息確實利好美債,9次降息周期中,有8次出現利率下行(價格上漲)。
基于此,此前買入美債基金的投資者,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但這次完全沒按照劇本走,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直沖5而去(下筆時略有回落),
導致美債出現暴跌,因為按照債券規律,收益率越高,價格越低。
那為啥這次不按劇本走呢?
原因有三:
1、市場預期與實際情況不符合
通常來說,美國降息是利好美債的。
因為債券的利息是固定的,利率一下降,固有利率的債券就更值錢,所以投資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債券。
但是,市場是變動的,預期不一定符合現實。
比如這次美國降息,是因為大家認為通脹會降溫,經濟熱度會下滑,
意外的是,特朗普成功上臺,他強調對外加征關稅,對內還要減稅,
導致市場通脹的預期大幅增加,加上美國非農就業居高不下,市場認為后續美聯儲必然會放緩甚至停止降息的步伐。
于是,明明美聯儲降息了100個基點,但這部分價格早已體現,根據你預判了我的預判原理,金融市場反而交易出了“加息效果”,結果美債收益率卻上漲了100基點。
2、長債和利率反向關系
當大家預期通脹來臨,中長期預期利率將會上行時,這對債券就非常不友好了,
因為通脹會腐蝕固定收益的實際回報,導致美債吸引力降低,引得市場紛紛拋售債券,美債收益率迅速攀升,價格走低。
舉個例子,
原先新發行債券是5%利率,現在新發行債券利率是10%,那5%的債券也得定價到10%利率才能賣得動了,
這樣一來,原先5%利率的債券市場價格就會持續下跌,一直跌到實際買入的利率等于10%為止。
2022年美聯儲加息到現在,20年期美債TLT基金,已經高位下跌超過43%了。
3、全球市場聯動
美債確實大部分由本國持有,但海外私人機構和各國央行也持有一定比例,
22年俄烏戰爭中,美歐等國凍結了俄羅斯(制裁名單內,一千多個人)的海外資產,出于戰略安全考慮,包括中國、日本、俄羅斯、歐洲央行在內的海外債主集體減倉,配置黃金等避險資產。
(我國持有美債)
綜合以上三個因素,市場上的美債供給大幅增加,導致美債價格下降,那些重倉持有長期美債的美債基金首當其沖,凈值縮水嚴重。
……
那這對投資者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對重倉長期美債基金的人來說,美聯儲降息才會利好收益,但現在美聯儲降息預期減弱,短期來看仍有回撤的風險。
如果我們是香港保單的持有者,
已經上車的人,由于保險公司配置了長期美債,利率上漲,可能會導致美債部分資產跳水,一定程度上影響分紅。
反之,還沒上車的話,由于保險公司新買入的美債市場利率已經漲了,那么后續收益提高,分紅實現率實現的概率變大。
人話說就是,目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4.7%左右,保險公司買進去就能躺贏4.7%+的收益,所以更容易兌現分紅。
比如我自己買的國壽海外的「傲L創富」,2年繳費,從第5年起,它會每年派發5%現金分紅給我
· 這個養老金,比社保給力...
加息之后,這部分現金分紅就會更容易實現。
……
有人可能會說,為什么我不直接買債券,而是選擇買香港保險呢?
其實債券和港險我都有在買,但用途完全不一樣,
雖然我自己也可以投資美股、美債獲取收益,
但就像TLT20年期美債基金一樣,買的位置不對,就有腰斬的風險,不是專業的投資者,根本拿不住。
而我配置的港險,就是降低主觀人為操作的風險,
通過保單把錢交給專業的資管巨頭來操作,保住本金的同時復利增值,給父母子女留一筆確定性的錢。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關主我的同名gzh: 胡胡的全球筆記,我會持續分享更多關于全球配置、海內外投資的干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