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首富黃仁勛或又將開啟中國之行。
據參考消息援引彭博新聞社報道,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本周赴中國訪問多個主要城市。據知情人士透露,黃仁勛將于1月15日左右抵達深圳,參加當地公司員工組織的一年一度的春節慶?;顒?,此后他還計劃訪問上海和北京。
相較于一年前,黃仁勛和英偉達在行業中的地位,以及所面臨的外部環境都有不同。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表明,黃教主此行背后的目的與行程較上次也會有所變化。
圖源自微博@NVIDIA英偉達GPU計算
Vol.1偉達 意氣風發又焦頭爛額
前段時間,英偉達市值逼近4萬億美元,最近回落到3.2萬億美元,半導體行業里邊獨一家。在股價的飛漲之下,黃仁勛的行業地位節節攀升,個人身家也超過1000億美元大關。只能說太不可思議了,多少半導體公司的市值都沒有千億美元。
不同于許多全靠信仰充值的芯片公司,英偉達的股價有著非常扎實的業績支撐。英偉達2025財年第三季度收入為351億美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長94%。要知道,英偉達2022財年和2023財年的營收也就堪堪超過269億美元左右。
作為半導體行業最賺錢的公司,英偉達可以說是意氣風發。在AI浪潮驅動下,英偉達的未來無需質疑。黃仁勛表示,“AI 正在革新各個行業、企業和國家。企業正積極采用代理式 AI 來重塑工作流。隨著物理 AI 技術的重大突破,面向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投資也在迅猛增長。同時,各國也已經認識到發展本國 AI 和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也正是基于AI的重要性,高性能的算力芯片已經逐漸成為戰略資源,恰巧全球性能最好的算力芯片和配套的軟件生態都出自英偉達。于是乎,英偉達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大國競爭的漩渦當中。
按照彭博社報道,黃仁勛本次中國之行,與最近兩樁關鍵事件有著微妙的聯系。
其一,因涉嫌違反反壟斷法,我國監管部門2024年12月9日對英偉達已發展開立案調查。
當時,針對被反壟斷調查一事,英偉達方面回應稱,“我們很樂于回答監管機構可能對我們業務提出的任何問題?!庇ミ_憑借其優勢贏得了勝利,這反映在我們的基準測試結果和為客戶帶來的價值上,客戶可以選擇對他們來說最佳的解決方案。我們努力在每個地區提供我們能提供的最好的產品,并在我們開展業務的任何地方履行我們的承諾。
不過硬氣的回應并沒有辦法改變被反壟斷調查的事實,想要處理好這一事件,英偉達需要積極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交流。此前,黃仁勛也曾提到,會繼續保留在中國的業務。
以高通為例,其在2013年被我國監管部門發起反壟斷調查,在這一案件期間,高通的高層人士就曾頻繁到訪北京。在此背景下,黃仁勛的中國之行會不會增加與政府人士會面的行程,成了一大看點。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沒有本次反壟斷調查事件,黃仁勛也可以多來中國轉轉,增加對于中國市場和政策的了解。這就不得不提全球新晉“榜一大哥”馬斯克了,這位美國科技大佬來中國非常勤快。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華11次。2024年4月末,馬斯克閃電訪華,得到了多位重量人士的會見,這趟不到24小時的行程,最終幫助特斯拉獲得數據安全“綠牌”,成為首個通過國家相關標準的外資車企。
其二,便是大洋彼岸針對AI芯片的管制政策近日愈發收緊。
大洋彼岸對于高性能AI芯片的限制出口早已有之。早在2022年8月份,A100和H100無緣國內;2023年10月份,被閹割性能的A800、H800也被限;2024年年中,H20也被傳即將被禁售。如今的相關禁令只是變本加厲,從對硬件性能的限制轉向對于算力總量的限制,可以操作的空間越來越小。
毫無疑問,這會極大影響到英偉達業務的開展。對此,英偉達在一篇公司官網的博客文章中表示,“只會削弱美國的全球競爭力,破壞讓美國保持領先地位的創新。”
Vol.2不下的中國市場
曾幾何時,中國市場在英偉達營收中占比一度接近30%,不過近兩年在相關禁令之下,該比例有所收縮。根據英偉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的中國內地收入(含香港)為54億美元,占其總收入約15%。不過這個數據也不少了,僅次于美國。
如此重要的市場,英偉達和黃仁勛怎能輕易割舍。
在禁令之前,憑借高性能的硬件和出色的軟件生態,英偉達的算力芯片是我國眾多科技公司的首選,盡管近些年出于供應鏈安全等方面考慮,國內的科技公司加大了對本土算力芯片的采購,但英偉達芯片仍是主流。
不過,英偉達被大洋彼岸看得太緊了,被閹割的特供產品一禁再禁,就連H20也被爆出被禁售,其他H100、H800等高性能產品無法從正規渠道流入。對大模型和算力有強大需求的國內科技企業要么加大對本土算力芯片的采購與支持,要么優化自身算法,減少對算力的需求。本土算力芯片的發展在進程當中,無論是昇騰、景嘉微、寒武紀亦或是海光信息都在加大這方面的投入;而算力的優化就更不用說了,前段時間Deepseek的爆火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當前科技公司的數據和算法的挖掘優化還有很大的空間。
人被逼急了自然會爆發出此前未有的潛力,但這并不是英偉達想看到的。
除了AI市場之外,智駕領域也被黃仁勛看重。英偉達2025年第三財季,其汽車收入為4.49億美元,較上財年同期增長72%。盡管在營收規模上,汽車業務營收或許是數據中心業務的零頭,但其未來充滿想象空間。
不過,目前英偉達的汽車業務也遭遇了一些挑戰。一方面,原本計劃于去年中量產的車載AI芯片Thor連續推遲,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合作車企的新品發布節奏,或有被棄用的風險;另一方面,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英偉達遭遇了多位強勁對手的競爭。
根據蓋世汽車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個季度,智駕域控芯片中,英偉達Drive Orin- X市占率為37.8%,昇騰610和地平線征程5市占率分別為9.8%、5.5%。隨著國產替代的推進,以及汽車產業鏈價格戰的持續,本土智駕芯片市占率也將越來越高,英偉達相關市占率或將受到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線征程6旗艦版已順利投片,計劃將在今年第一季度內回片點亮,并完成高階智駕實車系統部署,跑通全場景NOA。
Vol.3
如今的AI市場一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象,英偉達也借此登上高樓。
“我們不必假裝公司處于危險之中。因為我們能感覺到,公司確實一直處于危險之中。”黃仁勛向來有危機意識。在如此微妙的關頭,樹大招風的英偉達實則危機四伏,相信黃仁勛也心里有數。
登頂的黃教主是否還愿意再度深情高喊“我是米粉”?鞏固其作為AI算力霸主的野心,以及對于英偉達帝國“裂縫”的不安,也是其開啟中國之行以及密集行程的重要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