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低
用火、用電、用氣量大大增加
引發火災的不安全因素也明顯增多
特別是在農村地區
成片的自建民房較多
建筑耐火等級低、易燃可燃物多
消防基礎設施普遍薄弱
且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較多
消防安全意識比較淡薄
稍有不慎
火災隨之而來
相關案例
案例一
2024年1月24日8時許,上海市某村民住宅發生火災,造成一名67歲男子死亡。該起火災因男子臥床吸煙時未燃盡的煙蒂掉落至床鋪上,引燃床上被褥等可燃物引發。
案例二
2024年1月12日,貴州興仁一民房發生火災,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火災原因為老人將柴火放置在木材旁,火源無人看管,隨即引燃木材,導致火災發生。
案例三
2022年12月16日,咸陽市旬邑縣湫坡頭鎮羅家村1組房子著火,消防員到達現場后,經偵察發現為柴房柴堆起火。
火災往往是突然發生
那些平時你意想不到的
看似無關緊要的
小動作、小細節
卻可能在危急時刻威脅到你的生命
冬季農村火災多發原因
01
農村地區一般都是各家各戶自行取暖,多采用燒爐火或電取暖的方式,由于冬季天氣寒冷,用火用電量增加,無形中增加了火災安全隱患,加大了火災發生的幾率。
02
部分農村還采用燒柴火的方式做飯,需要用的柴草在家中隨意堆放,增大了起火風險。有些使用液化灶的家庭,并不知道正確的操作方式,極易引發事故。
03
多數農村的電線年代久遠、脫皮老化、接頭松動現象嚴重。家中私拉亂接電線,多種大功率電器共用一個排插,把電動車停在家中充電等行為,都是非常危險的。
04
農村多數青壯年常年在外打工,村里剩下老人、兒童,這部分群眾行動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弱、消防安全意識較淡薄,遇火反應和撲救能力十分有限,易發生“小火亡人”事故。
農村防火“三大難點”
01
火勢蔓延快、建筑易坍塌
農村房屋密集、結構簡單、多木質結構、耐火等級低,屋內常存放柴草、木材等可燃材料。一旦發生火災,易蔓延、難控制,房屋主體結構易坍塌、落頂,加大救火難度。
02
火災預警慢、滅火力量弱
農村民用建筑消防基礎設施差、滅火工具匱乏、可供滅火水源少。如果火災發生在夜間或偏遠區域,難以及時被發現,錯失救援最佳時機,增大經濟損失。
03
滅火組織難、逃生意識差
農村房屋建筑隨意性大、道路窄且多曲折起伏、存在各類障礙物,消防車難以迅速抵達現場完成火災救援。村民自發撲救行動缺少組織紀律性,常出現現場混亂等局面。村民自我保護意識淡薄,發生火災時,忽略逃生,導致火災傷亡人數增多。
一旦發生火災
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需要時刻牢記消防知識
防患于未“燃”
來源丨廣東消防、肇慶消防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