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的結果公布,價格的確是降下來了,但有的價格委實是低到有點難以置信,像0.22元一支的間苯三酚注射液、三分錢一片的阿司匹林腸溶片。
便宜是便宜了,但是真的好用嗎?
“仿制藥跟原研藥一樣好!”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看到財新網的一篇文章,有專家對集采藥的療效表示擔憂。
圖片
在今年的上海兩會上,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鄭民華等20位上海市政協委員,共同提交了一份“關于在藥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夠用到療效好的藥物”的提案。鄭民華教授表示,通過集采,把藥價降下來,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同時有可能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就是有的藥品可能質量不穩定。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鄭民華教授對集采后的藥品質量表示了自己的擔憂,“在這么價格低的情況下,藥物質量可能不穩定,老百姓或者我們醫院醫生的感受,比如抗生素過敏、血壓不降、麻醉藥病人不睡、腸道準備的瀉藥不瀉或者量不夠……”
圖片
我查了一下鄭民華教授的簡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先后獲得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衛健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上海市十佳醫生等榮譽稱號,以第一完成人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獎項,享國務院特殊津貼。
這是一位有豐富臨床經驗,在專業領域內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
中國的專家,對相關部門出臺的各項政策,進行正面解讀的多,提出質疑的少。
這次集中帶量采購的結果公布以后,網絡上有不少人(包括一些醫生自媒體)對此有疑問,比如:一瓶礦泉水都要2元,有的500ml注射液最低價卻只要1.63元?
但這樣的疑問更多的是在網絡上。
今天,終于看到有專家也對此提出質疑了,坦言某些集采藥藥效不穩定,呼吁給原研藥留出通道。
把問題擺到桌面上,這是好事!
當然,有人就會說了,這是要給資本代言了。在財新的微博下方,就有人罵開了,“資本的走狗”“利益集團”等等。
圖片
這種指責有點莫名其妙,鄭民華教授是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是外科的主刀醫生,在臨床實踐中,發現高血壓、糖尿病藥物,以及外科需要的抗生素、麻醉藥、瀉藥等存在藥效不穩定的情況,然后,本著專業和良心講了幾句話而已,何至于扣上資本走狗的罪名?
何況,鄭民華教授也僅僅是建議,對進口藥國產藥不同比例報銷,在集采制度下能給病人多一些選擇。
醫療是人命關天的事情,那些動輒就開口罵資本走狗的人,還是先消消氣吧。對藥物真實質量、效果更為了解的,是臨床醫生,他們的聲音應該得到重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