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網絡
01
你有沒有曾經特別要好的朋友,但已經很久沒聯系了?
成年人的友誼,沒有正式的散場,沒有刻意的告別,只是某天你突然發現,那些曾經無話不談的人,早已在生活的褶皺里悄然走散。
你們之間隔著的不再是課桌與課桌的距離,而是無數個“改天”堆積成的沉默。
像便利店臨期的三明治,明明貼著“建議當日食用”的標簽,卻被遺忘在冷柜最深處,直到某天發現連保質期都模糊了。
《老友記》里,莫妮卡家的紫色房門永遠向六人敞開。而現實中更多關系,敗給幾小時的車程。
他說“改天聚”時其實在計算停車費,她回“下次聊”時正在給領導的孩子投票。
地鐵換乘站的人群不斷重組,像極了被工作群擠到折疊區的私聊窗。
那些說好要去的音樂節,成了無法兌現的支票,共享歌單里最后一首歌,還是2018年的《忽然之間》。
02
同學群突然彈出的結婚請柬,讓你想起大學時他幫你帶過四年的煎餅果子。
朋友圈刷到她曬出孩子的滿月照,才驚覺上次見面竟是在畢業聚會上。
那些曾經以為會一直并肩同行的人,如今各自走向了不同的路口。
你看著照片里她抱著孩子的笑容,恍惚間想起宿舍里她熬夜趕論文的背影;而他婚禮上的西裝革履,早已覆蓋了記憶中那個穿著破洞褲在操場唱歌的少年。
原來,成年人的疏離不是生離死別,而是各自忙碌的生活里,漸漸找不到交集的理由。
深夜翻到舊照片會恍惚,那個在你失戀時用臉盆陪你喝酒的人,如今連跳槽都不敢告知;曾共享口紅和心事的室友,現在連給她發快遞都不知道地址。
心理學有個“情感蒸發”理論:長期不流動的關系,會像曬干的墨水瓶,看著滿,其實連寫封短信的余量都沒有。
我們都在等對方先按下通話鍵,卻忘了連WIFI都需要主動輸入密碼。
03
超市貨架前偶遇的瞬間最是鋒利。
她推著嬰兒車說“孩子過敏不能吃花生”,你卻記得宿舍夜談時,她總拿你抽屜里的酒鬼花生。
他西裝革履介紹新女友的模樣,重疊著二十歲哭成淚人在操場唱《倔強》的影子。
《請回答1988》里雙門洞的孩子們吃著泡面長大,最終散落在不同時區。但正煥爸爸每次按下相機的咔嚓聲,都成了穿越時光的求救信號。
或許成年人的友誼不該追求永不斷電,而是做盞需要定期上發條的復古燈。
地鐵過隧道時發條“到站記得喝湯”,梅雨季提醒“記得收襯衫”,甚至只是轉發一條好笑的工作群截圖。
便利店冰柜每個月15號更換新品,但總有人堅持買快要停產的乳酸菌飲料。那些在你的朋友圈點贊又取消的人,是否會在梅子黃時節的雨天,想起你曬傷的鼻尖?
二十歲的我們無法理解,宿舍里幾個人分食泡面的爭吵聲、教室里捏著嗓子的答到聲,會在多年后某個加班的深夜,突然刺中心臟。
宿舍里沒有關嚴的門縫,原來漏走的不只是穿堂風,還有我們再也回不去的年少。
(點擊文章標題即可閱讀)
*作者介紹:衷曲無聞,最會安慰人的寫作者。已出版《我更喜歡風雨中前行的自己》《夢想不會辜負努力的你》《這世間沒有不可安放的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