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汽車市場真是血雨腥風,該降價的降價,該倒閉的倒閉,該一年磨三劍的一年磨三劍,本以為極越的驚天一爆就算是為2024年的車市送上禮炮,沒想到12月各家車企的銷量,才是這一年最讓人驚喜的新聞。
比亞迪繼續創造歷史,吉利、奇瑞、長安緊隨其后,至于新勢力們,小鵬和領跑是真的讓人眼前一亮,連續多個月創造歷史最高銷量,尤其是小鵬,只靠純電產品就做到了3萬多的月銷量,且增長勢頭迅猛。
那小鵬就安全了嗎?暫時沒有。
年初有媒體好事,統計了13家車企年銷量中位數,41萬,12月銷量中位數,4.68萬,而小鵬的這兩項數據是19萬和3.7萬,遠不到中位數,但還是那句話,小鵬正處在迅猛的上升期中,新勢力嘛,跟早年的互聯網公司一樣,有預期就能活,而這也不是小鵬第一次經歷大起大落了,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小鵬的故事。
起步
從2014年到2016年,算是小鵬的起步階段,還算比較順利。
要說小鵬,我們不得不從這個名字的由來:何小鵬說起。
小米官宣造車時,雷軍在臺上裝了個大的,說自己有錢,何小鵬也有,但沒那么多,只有區區不到300億,而且和我們用“身家”形容別的有錢人不同,何小鵬手里的是現金。
在小鵬汽車之前,何小鵬最亮眼的一段履歷,是UC瀏覽器的創始人之一,就是今天各種標題黨營銷號都在模仿的,也是當年看各種網站都很方便的萬惡之源UC瀏覽器。
2004年,何小鵬創立UC,2014年,阿里巴巴買下了UC,花了43億美元,這是當年互聯網行業最大規模的合并,作為創始人,何小鵬富得流油。
被收購后,何小鵬去阿里工作了一段時間,但和所有有錢人一樣,人生已經失去了目標,無聊的很,總想著怎么花點錢。
那就投資唄,花大錢,往哪投呢?新能源汽車。
2014年4月22日,特斯拉在中國首批交付了15輛車,其中兩輛,被馬斯克親手交到了李想和李斌手里,“蔚小理”三巨頭中營銷出身的兩位已經出現,而程序員出身的何小鵬要兩個月后才把公司賣給阿里,所謂三巨頭,起跑線并不相同。
好在何小鵬沒有落后多少,不久之后他也買了一輛特斯拉,又好在,又過了不久,老馬宣布特斯拉專利開源,史稱開源盛世。
何小鵬看到了希望,據說還給馬斯克發過郵件,大意是:真開源啊?隨便用唄?
老馬的意思是:你跟我倆客氣 n m 呢?用!
何小鵬發現,這玩意好啊,這玩意就是未來啊,我的錢得花在這,但是怎么花?花給誰?能賺多少錢?都不知道。
又又好在,校友會總是強大的,何小鵬畢業于廣州的華南理工大學,而華南理工不少人又去了廣汽,從廣汽又出來不少人創業,其中兩位叫夏珩、何濤。
這倆有點類似平行世界里的尹同躍,都是廣汽的年輕骨干,嫌廣汽動作太慢,出來準備自己干新能源汽車,跟何小鵬一拍即合。
于是2014年8月,仨人合伙成立一家叫橙行智動的公司,造新能源汽車,2015年1月正式注冊,何小鵬投資,另外倆人干活,但他還是謹慎,跟老大哥,也是UC的投資人雷軍學,只投錢,不參與,只進入身體不進入生活,掙不掙錢兩說,別把自己搭進去。
那小鵬汽車呢?怎么還沒出現?
這就是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了。
到2016年,橙行智動準備面向市場推品牌的時候,大家不知道怎么取名,擺在何小鵬面前的是橙子汽車、小馬汽車、小鵬汽車三個名字,每一個都透著那么不靠譜。
跟我們干商單一樣,給客戶提供幾個爛標題,讓客戶選中自己想推的好標題,下面的人明顯想讓何小鵬選小鵬,只需要你點個頭,我們哥幾個擁護你當老大,造出來車也隨你姓,是你的骨肉。
按理說這沒什么不對,國內外這么干的也不少,但是“小鵬”倆字確實有種說不出的土味,最后百般推脫之下,何小鵬還是接受了小鵬汽車的名字,這個名字也成了勸退不少人購車的理由。
有許多人曾經勸何小鵬改掉品牌名,他起初是很硬氣的,2021年11月的一場發布會上,何小鵬正式回應了品牌名的問題,說這名字咋了?我就叫這名,那些國外品牌不也跟創始人同名,你們咋不說呢?然后又撂下一句:我就要用普通的名字做不普通的事。
但是后來也有扛不住的時候,2023年某場發布會上,甚至已經想好的新的品牌名和logo,就叫鵬,logo也變成了鷹的抽象圖形,并且說自己已經不“小”了,確實有這回事,但最后并沒有實施,所以現在還叫小鵬。
等哪天我有錢造車了,我就整個黃師傅小汽車,一聽就是百年老字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