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名字,一個在“生”與“死”之間奔波、完成生命接力的職業,為挽救生命,他們潛心專注;為照看患者,他們時刻不怠。
醫者之路,從無坦途。從一襲白衣,到防護服加身,從普通病房到隔離“戰場”,每一位醫師都在這片沃土上歷練與成長,領悟誓言背后的深刻內涵。在他們飽含情感的筆墨中,我們能看到一顆顆堅定不移的赤誠仁心,看到一段段動人的醫者成長之路。今天,和您分享的這篇醫者心聲,來自呼吸科醫生吳崢嶸《行醫先樹德,救人先克己》。
在古代就有許多名醫,一方面做著治病救人,解除人間疾苦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做著克己尚德,德藝雙馨的事情,視為吾輩之楷模。
有一次聽白巖松老師演講的時候,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報考協和醫學院的小女孩,在參加協和入學考試的時候,因為旁邊的同學昏倒了,這位女孩馬上去搶救同學。雖然人救回來了,但考試成績沒有了。正當她準備明年再考的時候,因為她的德行,被協和醫學院破格錄取,這個女孩的名字叫林巧稚,中國現代婦產科的奠基人之一,而她稱自己是“一輩子的值班醫生”。
仰望前輩,他們為我們樹立了太多的榜樣,我們作為普普通通的醫生,前輩們的人生經歷,醫學歷程,高尚的人格時刻激勵著我們。使我們深刻懂得,行醫先樹德,救人先克己的醫者道理。
每當在災難面前,無論是抗擊SARS、汶川地震、抗擊甲流、抗擊新冠,我們年輕的醫護們,或者說我們地壇醫院的戰友們,總是沖鋒在前,逆流而行。用他們的仁心仁術、用他們的救死扶傷,用他們的義無反顧,告訴大家,醫和德在醫者這個行業里,是不可分離的,是永遠共存的。
吳崢嶸醫生遇到過一位HIV感染合并肺癌的患者,發現肺癌時左肺主氣道已經完全堵塞了,右肺氣道明顯狹窄,病人呼吸困難,家屬苦苦哀求道,“救救他吧,哪怕是活幾個月、半年都行?!眳菎槑V醫生拉著他愛人的手,耐心的勸解和安慰,給予她最大的鼓勵。其后,冒著巨大的危險,為他進行了治療,一方面把氣道打通一部分,使部分肺葉張開,另一方阻止腫瘤過快的堵塞正常氣道。最后這個病人延長了半年多的生命,病人走后,家屬給我們深深鞠了一躬,表達她的感激之情。
吳崢嶸醫生始終認為,醫和德本身就是一體,醫者的含義就已涵蓋了高尚的道德品質。行醫先樹德,救人先克己,是學醫的需要,也是患者的需要,希望我們用一顆仁愛之心賦予醫師職業以生命的溫度,關愛每一位患者!
醫生簡介:吳崢嶸,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現任職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師從于北京市名老中醫何明教授。長期從事呼吸、結節疾病與危重癥以及老年病的臨床診治工作。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結節,發熱、肺不張、胸腔積液、呼吸困難、肺部腫塊、呼吸衰竭、重癥哮喘、大咯血、休克性肺炎、肺梗塞、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張力性氣胸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