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藥明系”又回到了輿論中心。7月23日,藥明合聯發布公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業績將顯著增長,并強調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預計超60%,經調整凈利潤增長超67%;緊接著,7月24日,藥明生物在公告中預計,上半年收益將增長約16%;利潤增長約54%。曾被“生物安全法案”陰影籠罩的中國CXO行業正悄然重拾增長節奏。
截至目前,“藥明系”、博騰股份、康龍化成5家CXO企業均在中期業績預告中宣告“回歸增長”,可以說,CXO板塊經歷了過去幾年下游傳導的寒冬,如今已呈現出強勁的回暖跡象。多家證券紛紛在近期研報中指出,“復蘇”將是下半年CXO板塊的主線。
更多資訊,健識局整理如下:
重磅政策一覽
1、中國創新藥研發管線占全球四分之一
7月23日,國家藥監局統計顯示,我國上半年批準創新藥43個,同比增長59%,接近2024年批準創新藥48個的全年數量。
國家藥監局藥品注冊管理司司長楊霆表示,在研發管線方面,中國目前創新藥的研發管線占到了全球的大約四分之一,在臨床試驗上我們每年有大概3000個項目正在開展臨床試驗,這都在世界上居于前列。
2、國家鼓勵醫院轉型醫養結合
7月2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的通知》,提出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市、區)和全國醫養結合示范機構,示范縣(市、區)每2年評估一次,每次命名100個左右,2030年完成創建工作。
通知還要求,引導支持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部分二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轉型為康復醫院、護理院,引導支持縣區級醫療衛生機構延伸開展醫養結合服務。
3、安徽29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自主停產
7月23日,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正式公布2025年上半年全省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自主停產情況:共29家企業自主停產中藥飲片,國藥精方、阜陽白云山皆在此次通告名單中。
停產范圍上,不同企業涵蓋的中藥飲片生產環節各有不同。國藥精方生產部經理向行業媒體公開表示:“我們一直有生產資質,但是一直沒有投入生產,目前是暫停生產的狀態。”阜陽白云山工作人員坦言:“停產是因為沒有銷售量,所以就停了。”
4、廣東聯盟集采續約,超百種藥品漲價
7月23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正式發布《廣東聯盟雙氯芬酸等藥品接續采購文件》通知,本次大型聯盟集采共納入163個藥品,像阿司匹林、布洛芬、克林霉素等臨床高頻用藥均在其中。
但就在兩天后,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通知,對這次接續集采中部分藥品的價格進行了更正,6個品種、55個品規都不同程度的漲價,包括胞磷膽堿(胞二磷膽堿)、人白介素-11(重組人白介素-11)、托烷司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等。其中,托烷司瓊是價格上調幅度最大的品種,規格為2ml:4.48mg的,價格從5.52元調整為59.83元,漲了54.31元,漲幅983.88%。
醫藥衛生事件
1、廣濟藥業被罰150萬元
7月22日,廣濟藥業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湖北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公司子公司濟康醫藥存在財務虛增,公司被警告并罰款150萬元,時任董事長阮澍澍和財務總監胡明峰各罰80萬元。
經查,2022年濟康醫藥在經銷業務中錯誤采用總額法確認收入,導致前三季度報告虛增營收最高1.38億元,占當期收入逾20%。2023年4月公司已對財報差錯更正。阮澍澍、胡明峰被認定為直接責任人。其中,胡明峰在收到罰單同日辭去副總經理職務,但仍留任公司。
2、國產雙靶CAR-T達成海外授權
7月22日,科弈藥業宣布,與美國生物醫藥企業ERIGEN LLC達成戰略合作,科弈藥業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并聯增強型BCMA/CD19雙靶向CAR-T細胞治療產品KQ-2003實現獨家海外授權。
根據協議,科弈藥業將獲得1500萬美元近期開發里程碑付款,并有資格獲得總金額最高達13.2億美元的研發、注冊及商業化階段里程碑付款,此外,科弈藥業還將基于KQ-2003在授權區域的凈銷售額,獲得最高8億美元的銷售分成。ERIGEN獲得該產品大中華區以外(不含印度、土耳其及俄羅斯)的全球權益。
3、中國醫藥高管變動
7月24日,中國醫藥發布公告:聘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光兼任公司總經理職務。同時,張鵬、陳建雄擔任公司副總經理。
此次人事變動與公司戰略轉型步伐高度契合。同一天,中國醫藥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大健康和電商事業部暨調整內設機構的議案》。今年5月,中國醫藥就曾高調宣布加碼電商業務,收購了電商運營商金穗科技100%股權的議案。
4、廣東大批醫院開展基孔肯雅熱核酸檢測
7月24日,佛山五區衛生健康局發布情況通報。根據通報內容,佛山全市已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3645例,均為輕癥病例。單日新增450例,疫情仍處在高位平臺期。據佛山市衛生健康局局長陳愛貞介紹,為加快基孔肯雅熱病例的篩查和診斷,做到早發現、早診治,全市已核增了35家醫院開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項目。
目前,佛山市的醫療機構在患者核酸檢測陽性當天,就在中國疾控中心的網絡直報系統填報,填報后區、市、省三級在2小時內可以完成審核。
5、“藥明系”接連披露半年報
7月23日,藥明合聯發布公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預計超60%,經調整凈利潤增長超67%,基于此消息推動,藥明合聯在當天股價大漲6.8%,股市值超過600億港元,成長最為迅速的CDMO企業之一。
7月24日,藥明生物也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與去年同期比較上半年收益增長約16%;上半年利潤增長約54%。增長主要歸因于過往訂單和ADC、雙特異性抗體平臺助力新訂單的增長,以及多個先進技術所產生的研究服務收益增長、對現有及新增產能的利用等幾大方面。
一周藥械盤點
1、國內首款基因療法定價曝光
ye7月23日,據多方消息,信念醫藥首款AAV基因治療藥物波哌達可基注射液定價出爐,每瓶定價9.3萬元。對于一位70公斤體重的患者,完整治療需要44瓶,總價高達409.2萬元。即使在慈善援助下,患者自付上限為279萬元。波哌達可基注射液是目前國內定價最高的國產創新藥品。
2、揚子江抗ED新藥獲批
7月25日,揚子江藥業的1類新藥鹽酸妥諾達非片獲批上市,用于治療治療勃起功能障礙。
鹽酸妥諾達非片是一款高效和高選擇性的 5 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劑,國內已有5款原研PDE5抑制劑上市,分別是輝瑞西地那非、GSK/拜耳伐地那非、禮來的他達拉非、悅康藥業愛地那非、以及旺山旺水司美那非。
3、海正藥業的富馬酸貝達喹啉原料藥獲批上市
7月23日,海正藥業公告稱,公司的富馬酸貝達喹啉原料藥獲NMPA批準。該原料藥主要用于適用于治療成人和青少年耐多藥肺結核,原研廠家為西安楊森制藥。海正藥業是國內主要生產廠商之一,已在該藥品研發上投入約1442萬元。
撰稿 | 苗苗
編輯 | 江蕓 賈亭
運營 | 晨曦
插圖 | 視覺中國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