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前插播一則大事預告:
時隔4年,【它】終于要來了!
本周六早上10:00,意公子和你不見不散哦~
情人節要到咯(嘆氣
沒戀愛談的本人,又開始全網范圍內狂磕cp,小解一悶。
磕著磕著,倒是忽然想起東晉時期那位名叫顧愷之的大畫家。
顧愷之當年也是一位愛磕CP的同人圈大大,他的千古名作《洛神賦圖》就是他狂磕cp后的產糧!
▲ 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左右滑動圖片欣賞長卷
漫改嘛,標題也一目了然,《洛神賦圖》的原型就是被譽為“千古第一情書”的《洛神賦》,作者則是東漢年間的大才子、一代梟雄曹操的第三個兒子,曹植。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三國·曹植《洛神賦》
在從洛陽前往新封地的路上,曹植途經洛水,他想起了戰國時期宋玉為楚襄王所作的《神女賦》。這篇賦講述的是楚襄王與高唐神女相遇有別離的夢境。
曹植百感交集,便也寫下了自己與夢中情人洛神的故事。
是什么樣的故事,能讓顧愷之磕生磕死,甚至揮筆畫了一幅同人漫呢?
那場相逢是在一天中的黃昏時刻。
曹植一行人沿著洛陽龍門的伊闕,逆流而上,穿過通谷,登上景山。
大家舟車勞頓一整天,人和馬都累夠嗆,是該歇歇腳了。
曹植在山林間漫步,眺望遠方。洛水上煙波繚繞的,加上夕陽暖洋洋地照著,曹植有些恍惚。再一抬頭,卻看見一個奇妙的景象。
曹植驚喜地拉著隨從問:“你看見那個人了嗎!?簡直美我一跳!”
隨從滿臉問號,緩了緩后說:
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之所見也,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三國·曹植《洛神賦》
“我聽說洛水里有個洛神,名字叫宓妃。您指不準是見到神女啦!快展開說說,她長啥樣啊!?”
這時候我們看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就會發現一處很用心的小設計:
曹植和隨從們的視線,落在不同的地方。
隨從們看不見洛神嘛,只能垂眸想象;只有曹植凝視著前方,被美麗的洛神深深吸引。
乍一看或許覺得這沒啥,但那可是在魏晉時期,中國繪畫技巧還比較樸拙,畫出來的人物面貌也較為單一,顧愷之能刻畫這樣的細節差異,恰是他的厲害之處。
洛神到底有多美?曹植上來就是八個奇絕比喻——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三國·曹植《洛神賦》
鴻雁,游龍,秋菊,春松,薄云中的明月,柔風中的飄雪……
曹植恨不得用盡世間一切美好事物來形容洛神的美。
這還沒完,他又用了一整個段落來描述他的crush洛神,從樣貌、姿態,到衣著細節,再到散發的香氣,方方面面,無不生動細致。
這樣神圣高潔的美,該如何刻畫?
顧愷之用極其柔軟和彎曲的線條去描摹洛神的衣飾,筆墨既流暢又細膩,洛神飄逸的身姿躍然紙上。
唐代繪畫理論家張彥遠說顧愷之此處的畫法“全神氣也”——
緊勁聯綿,循環超忽,調格逸易,風趨電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所以全神氣也。——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可顧愷之還是生怕不夠還原洛神的靈動美,他干脆將曹植賦中的比喻一一具象化。
這真是……非常忠于原著的漫改了,簡直是從原賦里摳出來的洛神!
日落時分遇見crush,然后呢?
曹植的心路歷程是這樣的——
階段一:小鹿亂撞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 ——三國·曹植《洛神賦》
我真的好喜歡她啊,感覺心臟要爆炸了啊啊啊!又開心又不安的。
階段二:手足無措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 ——三國·曹植《洛神賦》
可是我們相遇得這么倉促,沒有媒人能替我去說情,我該怎么辦呢?只好遠遠地看著她,用目光傳遞語言。
階段三:勇敢告白
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 ——三國·曹植《洛神賦》
不行,我才不要像這樣猶豫不前呢!我要坦坦蕩蕩地傳達心意!
于是,曹植鼓起勇氣,解下腰間的玉佩,想要送給美麗的洛神。
洛神會接受這份心意嗎?曹植說——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 ——三國·曹植《洛神賦》
嗚嗚嗚嗚她也太好太溫柔了,不僅漂亮,還那么明禮周到!她舉著瓊玉回應我的心意,還指著深深的流水與我作相會的約定!
看過古偶的都知道,什么玉佩啊、香囊啊之類貼身掛飾,一旦送出去, 就相當于定情信物了。
而洛神不僅收了,還約他下次見,這“八”字直接畫兩撇了呀!
可是曹植卻在這時候慫了。
或許是過于傾慕洛神,又或許曹植從未想自己能收到這樣的溫柔回應,他開始患得患失了。
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三國·曹植《洛神賦》
曹植想起了春秋時期,一位名叫鄭交甫的男子被神女戲耍的傳說。
曹植害怕,他怕自己重蹈鄭交甫的覆轍,怕眼前的洛神只是一時興起,怕自己到頭來不過是空歡喜一場。
所以他猶豫了,退縮了。
可他畢竟愛慕洛神,不想讓他看見自己彷徨不安的模樣,于是——
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三國·曹植《洛神賦》
他在強裝鎮定,用禮貌和疏離感來維持自己的體面。
讀到這里我嘆了口氣。唉,又是一個回避型依戀人格!
千年前的曹植和現代的我們也沒什么兩樣,喜歡一個人,就是容易患得患失。
洛神能懂曹植的顧慮。
她也明白,人神殊途,他與面前的貴族公子,不會有好結局的。
于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三國·曹植《洛神賦》
洛神百感交集,在不遠處低回徘徊,就連身上的神光都隨著她的心情漂浮不定,時離時合,忽明忽暗。
她用長吟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思慕,聲音哀惋而悠長。
眾神也聞聲而來,他們有的在清澈的水流中嬉戲,有的在河灘邊飛翔.
洛神時而揚起衣袖,時而在水波上行走,她離開又折返,雙目流轉,含情脈脈。
這時,畫中的曹植換了一個姿態,他坐了下來,好像成為了一個劇場的觀眾。
曹植癡癡地望著這一切,自己似乎是劇中人,又好像在戲外——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三國·曹植《洛神賦》
而這場戲,好似洛神給曹植的盛大告別。
這時,風神收斂了晚風,水神止息了波濤,馮夷擊響了神鼓,女媧唱起了清冷的歌謠。
離別的時刻終于還是來了。
此時的曹植,做了一個一個掌心朝上、微微攤開的姿勢——
像是想要握住戀人的手卻又不得不松開,又像是一場無望的挽留。
洛神該走了。文魚警衛保護著她,六龍齊頭并進,駕著云車,帶她遠走。
但無論周圍有多少人、有多熱鬧,曹植和洛神的眼神從始至終都沒有從彼此身上離開過。
一個拼命回頭,一個注目前方,他們宛若時空靜止一般,久久凝望著彼此。
在面臨“失去”時,曹植又一次撿起了勇敢。
他不顧一切,駕著船逆流而上,希望能再看心上人一眼。他的手里緊緊握著一把,曾在洛神手里出現過的麈尾扇——那是洛神留給他的信物。
曹植對這份心情的表達極為強烈 ——
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三國·曹植《洛神賦》
我在洛水中逆流而上,走了多久也忘了,只記得思戀之情綿綿不斷,越來越強,以至于心緒整夜都無法平復。我久久地坐在那里一直到天明,身上都沾滿了濃霜。
可曹植終究沒能追上洛神。故事的最后,他還是踏上了自己的歸路。
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三國·曹植《洛神賦》
他手執馬韁,舉鞭欲策,卻又頻頻回頭,癡癡望著他與洛神相遇的地方,悵然若失。
他的手里,還緊緊握著洛神的麈尾扇。
這段人神之戀還是以悲劇收尾了。
隔著近兩千年的歲月,我們無從得知曹植寫下這個故事的初衷,更不知道洛神的原型到底是誰。
可在這個如夢似幻的故事里,我們看到了一個人心動時的細膩感受,看到了愛最珍貴的模樣——
既熱烈,又膽怯;既堅定,也脆弱;既想要全力奔赴,卻又小心翼翼。
正是因為“真”,才顯得更美,更動人。
本周六晚20:00
意公子新書《人生得遇蘇東坡》全網首發
歡迎來意公子直播間玩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