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財經
近日,河北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廊坊銀行變更股權的批復,同意廊坊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廊坊控股”)受讓廊坊銀行股份。
此次股權變更意義重大,廊坊控股持股比例由7.44%增至19.99%,成為廊坊銀行第一大股東。
廊坊銀行成立于2000年,前身為廊坊市商業銀行,2008年更名并完成增資。
截至2023年末,該行總資產規模為3076.11億元,位列河北省第四大城商行,擁有分支機構103家。
廊坊控股在公告中提到,此次收購是著眼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旨在以政企銀強強聯合,更好服務城市建設、企業成長和民生福祉,為推動廊坊高質量發展作出國企貢獻。
華夏幸福退、廊坊國資進
回顧廊坊銀行的股權歷史,2013年7月,廊坊銀行實施增資擴股,華夏幸福以15.38%的持股比例成為該行第二大股東。
2015年,華夏幸福再次參與增資擴股,以19.99%的持股比例成為第一大股東,并在2019年繼續認購定增,維持原有持股比例。
2021年,華夏幸福因債務危機,向廊坊控股轉讓了所持廊坊銀行4.99%的股份,開始處置廊坊銀行的股份。
2023年,華夏幸福及其關聯方繼續轉讓股權。截至2023年末,廊坊控股已受讓廊坊銀行1.1億股,持股比例達到7.44%,成為第四大股東,而華夏幸福及其關聯方的持股比例則下降至6.74%,淪為第五大股東。
2025年2月6日,河北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廊坊銀行變更股權的批復,同意廊坊控股受讓河北大慶道橋工程有限公司持有的3.82億股股份、沙河市鑫匯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持有的2.01億股股份、大廠回族自治縣潤澤商貿有限公司持有的1.42億股股份。
股權變更后,廊坊控股持股比例增至19.99%,成為廊坊銀行第一大股東,取代原第一大股東朗森汽車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
廊坊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國資增持是行內優化股權結構、走穩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重要戰略舉措,體現了地方國資對于銀行發展的信心。
受地產所累業績堪憂
2000年12月29日,廊坊市商業銀行掛牌成立,成為一家股份制金融機構。2008年,廊坊市商業銀行正式更名為廊坊銀行,同年北京銀行入股,為其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3年7月,廊坊銀行進行更名后的首次較大規模增資擴股,實收資本余額達到15.6億元,并引入華夏幸福。
2014年至2015年,廊坊銀行實行“商行+投行+交易銀行”的發展模式,總資產和營業收入等指標實現超高速增長。2016年末,廊坊銀行總資產達到2041.87億元,三年增長5.15倍。
2018年,廊坊銀行遭遇發展瓶頸,總資產下滑,不良率上升。近年來,廊坊銀行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業績問題。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廊坊銀行營業收入從52.49億元降至45.63億元,歸母凈利潤從13.54億元跌至5.39億元。
2024年前三季度,廊坊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7.51億元,同比下降27.46%;凈利潤3.06億元,同比下降64.62%。該行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投資凈收益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從資產質量來看,2020年至2022年廊坊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04%、2.02%、2.40%,均高于同期銀行業平均不良水平。
2023年,不良貸款率雖降至2.03%,但截至當年末,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貸款占比有不同程度下降,損失類貸款占比上升。而且,廊坊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53.19%,低于2023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205.14%的行業平均值。
廊坊銀行收入結構也較為單一,2024年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中利息凈收入占比達97.75%,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為0.65%,投資綜合收益占比為1.64%。相比之下,業內其他城商行收入結構更為多元。
分析人士指出,廊坊銀行房地產相關業務占比較高,受宏觀房地產政策、環京區域房地產市場影響較大。此外,息差收窄、信用減值損失計提加大、互聯網貸款業務風險管理失控等因素,也是導致其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
盡管廊坊銀行迎來國資大股東,有望在資本補充、風險抵御等方面獲得支持,但如何改善業績、提升競爭力,依然是擺在廊坊銀行面前的重大課題。
在這個屬于自媒體的
摩登時代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